第三十六章 高唐與德勝渡(第2/3頁)

王彥章瞄了一眼此將。梁軍大將李思安有飛槊絕技,不知道此人本事如何。

“某就是李公佺,敢問將軍名諱?”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李公佺也收起了桀驁武夫的性子,低聲下氣地對這名夏軍軍校說道。

“齊州十將王郊,貴部還有多少人?”王郊看了看遠方大霧中影影綽綽的身形,問道。

“這……”李公佺一時語塞,含糊道:“幾千人還是有的。”

“甲胄、器械可全?”王郊又問道。

“這……”

“建制亂了?”

“可能吧。”

“廢物!”王郊怒罵一聲,道:“怪不得連吃敗仗。也不知殿下是何意,收留你們這些無用之人。我看是白費糧餉了。速速過河,勿要遲疑。”

說罷,帶著身後的騎兵呼嘯而上,鉆入了濃厚的霧氣之中,似乎要去阻擋一番追兵。

王彥章出神地看著朝氣蓬勃的夏軍騎兵,再看看身邊士氣低落的魏博土團鄉夫,搖了搖頭,人比人得死。

“過河吧!”李公佺被嗆了這麽一通,面上有些掛不住,惱羞成怒地上了浮橋。

軍士們也精神大振,加快腳步,湧向渡口。

有人過河之前停下了腳步,遙望河西。

不知道將來有沒有機會再打回去了。為了當上武夫,舍家別業,犧牲不可謂不大,只希望一切都值得吧。

……

德勝渡北岸,捧聖軍正在取水做飯。

魏博大亂,各地兵士抽調一空,竟然連德勝渡這種關防要津都沒幾個人了,讓朱珍撿了個便宜——兩千先鋒夜間渡河,偷襲搶占了北岸渡口,殺魏兵百余人,隨後又過河了三千人,開始紮營屯駐。

按照夏王的命令,他們要聯絡李公佺,互相配合作戰的。但那廝敗得太快、太幹脆了,而且膽氣盡喪,竟然跑去了高唐,讓朱珍很是無奈。

老實說,他不想打,不想和魏兵交戰。手裏就這麽點本錢,有多少人上頭發多少餉,少掉一個,上頭就敢停一個人的餉,這一點朱珍毫不懷疑。

“賀瑰去定遠軍當軍使,其實不是什麽好差事。”朱珍行走在營地內,說道:“夏王起家的老部隊之一,被甩了這麽一個外人過來當頭,定遠軍內部估計都一肚子老氣呢。”

升官這種事,涉及的往往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連串的人。最上面的人走了,下面的人也能跟著遞補挪一挪位置,可以說是全體升官。賀瑰這麽一去,定遠軍內部想要挪位置的人估計在罵娘了,能不能整頓好部隊,非常考驗治軍水平。

“太尉……”高劭欲言又止。

朱珍看他那一臉愁眉苦臉的樣子,笑罵道:“邵樹德肆意消耗降人,排除異己,發點牢騷都不行了?張筠、郭紹賓二人,率軍征戰,雖然談不上多麽勇猛,但也中規中矩吧。打了大半年,隊伍沒了,兩人要去關西當刺史,而這個刺史連任命州軍將校都費勁,不知道有甚意思。”

張筠、郭紹賓二人的任命已經出來了,前者赴任慶州刺史,後者刺均州。聽聞臨走之時各得了兩千匹絹的賞賜,張筠、郭紹賓“感激涕零”,但那是表面,至於心裏怎麽想的,那就只有他們自己才清楚了。

反正朱珍替他們感到不值。

“夏王對藩鎮真是趕盡殺絕。”高劭也感慨連連:“聽聞夏王在開國後,會給張筠、郭紹賓二人滿意的爵位,很可能是縣侯,同元從舊例,三代不降爵,以做安撫。不過二人年歲不大,在刺史位上轉個一兩圈後,還有可能被啟用。”

“你當著我面這麽說,或有深意?”朱珍笑道。

“太尉,天時不再矣。”高劭說道:“以太尉多年治軍、用兵的經驗,立點功勞還不是手到擒來?異日晉爵縣公乃至郡公,也大有可能啊。”

“這是要我拿老兄弟的命來換取公侯之位啊。”朱珍嘆道:“捧聖軍打光了,打沒了,成就了我朱家的功勞。好一個富貴,這是逼著所有人做選擇呢。”

“太尉,這其實是眼下唯一一條路了,再這麽下去,或招致夏王詰責。”高劭提醒道。

“先看看青州、魏州這兩處戰場的局勢吧,若夏王真能消滅王師範、朱瑾,大敗羅弘信父子乃至李克用,我便拋了各種雜亂心思,好好打。”朱珍說道:“這麽多梁地降人,胡真是死心塌地了。葛從周、謝彥章父子看起來也相對恭順,戴思遠、王檀、華溫琪、劉知俊、丁會等人,我看他們也很矛盾,尚未徹底歸心。有時候都希望邵樹德大敗個一兩場,讓人心動蕩起來。”

高劭苦笑。他是文士,沒武夫們的膽子那麽大,也沒那麽多野心。

夏王這次一口氣撤銷了天興、堅銳兩軍番號,收攏軍權的意圖可以說絲毫不加掩飾了。削藩嘛,州縣的藩是藩,軍頭的藩也是藩。通過這幾日的觀察,好像沒掀起什麽大的波瀾,邵倫、賀瑰、張筠、郭紹賓四人都默認了,看樣子是平穩渡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