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穩如泰山(第2/3頁)

數日前夏賊在陽武縣渡河,很快就走了,沒想到過了幾天,又殺了個回馬槍,跑回來大肆劫掠。

糧食、騾馬等等,所有需要的全都拿走,據說比第一波渡河的契苾璋部無情多了。

魏博鎮的衛州,如今看來是梁軍黃河防線上一個巨大的漏洞。

夏軍兩次渡河,全他娘的是先突入魏博境內,然後渡河南下。

魏博正在與李克用激戰,新鄉、汲縣這些黃河北岸的偏遠縣份根本沒人管,兵都被抽走了。如果夏軍願意,甚至可以占一兩座縣城,沒有任何難度。

兩波一萬騎馬步兵的渡河,讓梁人非常難受。

前陣子圍追堵截契苾璋,不知道多少人追去了滑州,這會你又給我投放第二批?

陽武縣令是盡責的,他擔心渡口有失,親自帶著征來的數百壯丁戍守,沒想到還是被擊潰了。五千騎如洪流一般泛濫到鄭州的各個縣鄉,瘋了一般尋找糧食、幹草,然後遊動作戰,讓人疲於奔命。

有些百姓膽子較大,還留在村裏種地。有些人則不堪劫掠,收拾細軟往州城跑,或者到別的地方躲避一番——看起來比較安全的地方。

但黃河沿岸,如今還有安全的地方嗎?

陽武縣令不知道,他覺得沒有……

消息很快傳回了汴州,剛剛從宋、亳一帶返回的朱全忠立刻召集將佐議事。

其實還是敬翔那些老面孔,但也多了一個新人:鄧季筠。

以前的梁軍大將,後被李存孝生擒,降李克用。

李克用雖然賞賜了宅邸、財貨,並為鄧季筠重新娶妻,但內心深處並不信任。

官職給了,但不給實權,只能跟在他身邊出征。比如攻幽州李匡籌,鄧季筠就隨軍出戰了,甚至上陣廝殺過。

但那些兵並不歸他管,事實上都是李克用臨時撥給他的,打完後歸建,鄧季筠就又成了光杆司令。

此番征魏博,張存敬、葛從周帶著三萬梁軍赴援。

魏州之戰,葛從周率三千步軍大破李克用之子李落落,將鐵林軍殺得七零八落。鄧季筠趁亂奔回了梁軍陣中,朱全忠聞訊大喜,立刻將其召回汴州,多加賞賜。

嗯,鄧季筠的妻兒還在,朱全忠並未誅戮,相反多年來時不時發下一些賞賜,鄧氏家人過得還不錯,這讓鄧季筠更是感激。

至於他的晉陽的妻兒怎麽辦,呃,那就顧不到了。

“大王,楊行密有言,欲得楚、濠、壽三州,盡割隸於淮南。”敬翔跑了一趟揚州,本來預計要耽擱不少時日的,可楊行密快人快語,胃口還很大,敬翔做不了主,又火速趕回了汴州。

“這是趁火打劫。”朱全忠臉上並未動怒,很顯然這事在他的預料之中。

楊行密這人,實力不咋地,野心倒是賊大,說實話朱全忠很看不上他。

泗州刺史張諫投靠楊行密,就讓他很是惱火,但隱忍不發。

現在又索要楚、壽、濠三州,有點蹬鼻子上臉了,如果有選擇,朱全忠恨不得發兵滅了他。

但怎麽說呢?孫儒為其所滅後,楊行密起碼收編了好幾萬人,實力今非昔比。他若提兵北上,以如今的局勢,朱全忠不知道從哪裏抽得出兵來。

“大王,楊行密非那癡愚之輩。”敬翔瞄了一眼朱全忠的臉色,放下了心,道:“雖貪占楚壽四州,但在如今這個節骨眼上,他也不會大舉北上。”

朱全忠明白這一點。此番出兵,楊行密其實是提供了不少便利的,很顯然他也擔心邵樹德勢大難制。

“今還是要解決夏賊抄掠鄭、滑諸州之事。”敬翔繼續說道:“契苾璋部,應已躥至濮州。宜令賀德倫、王重師、劉知俊諸將調整部署,堵截賊人南下汴州之路。另者,宋州一線……”

“宋州無妨。”朱全忠伸手止住,道:“夏賊若敢做下那等神人共憤之事,做就好了。”

眾人都把目光投注了過來,大王果然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

“大王,夏賊若突入宋州,便是不做下那等惡事,只劫掠百姓,也是個大麻煩。”敬翔道:“滑、鄭一帶,旬日來逃亡數萬人,農事荒廢,村落成墟。如此下去,怕不是辦法。”

朱全忠眉頭緊皺,右手緊握成拳,良久後長舒一口氣,松了下來,問道:“敬司馬可有方略?”

“大王,該下決心了。”敬翔提高了聲音,道:“王之根基在汴州,若為賊人突入,農事荒廢不說,百姓、士人會怎麽看?軍將又會怎麽看?今請調兵北歸。”

朱全忠不置可否。

其實,防守太被動了,最好的辦法,還是一勞永逸,主動進攻夏人,覆其巢穴,則危難自解。更準確地說,發動第二次河陽大戰,將派往魏博的三萬大軍調回來,再集結氏叔琮、朱珍部,抽調州縣兵及土團鄉夫,湊個十余萬人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