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搏一搏(第2/3頁)

申信在城樓上目不轉睛地觀看著。

他熟讀兵書,一下子想起了《史記》中的某個片段:“項王令壯士出挑戰。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

說的就是劉邦麾下的樓煩騎兵,騎射的本領非常高強,穩健地拉開雙方的距離,射殺項羽帳下的沖擊騎兵。

當然這種戰法也是有局限的,那就是只能在空曠的大草原上,回旋空間大,便於騎射手左右驅馳,拉開距離。

但問題是,現在就是在草原上啊!

百余名河東騎兵鬥了一小會,就墜馬數十,剩下的人悲憤無比,放棄了試圖近身搏殺的打算,抽出騎弓還擊。

他們當然也是有弓的,因為河東騎兵使用的都是較短的馬上兵器,即“腰弓髀槊,獨舞鐵撾陷陣”。

但馳射之術終究還是比回鶻精兵差了不少,人數還處於極大的劣勢之中,只還擊了一會,就淹沒在了銀槍都的汪洋大海之中。

申信在城頭看得嘆氣不已。

邵賊的騎兵,都帶著長槍,近戰搏殺時能占便宜。但似乎沒練多久,只有少數人槍術合格,大部分人還是靠騎弓。

若是李罕之、李存孝二將在場,帶數千騎,與其近戰搏殺,當可將這些掛羊頭賣狗肉的騎兵一沖而垮。

當然這只是申信的美好願景,事實上他也不相信邵賊沒有那種專門用於近戰搏殺的沖擊騎兵。

馬槊騎兵、長槍騎兵、騎射騎兵、具裝甲騎,搞不好邵賊都有!

……

雲州城外,李克用敏銳地感覺到了不對。

申信北上也有幾日了,但一直沒有消息傳遞回來。向北派出去的斥候也多有“失蹤”的,根本打探不到那邊的消息。

夜色深沉,李克用登上高台,靜靜地看著北方。那裏似乎隱藏著一只狡猾的猛獸,張著它鋒利的爪牙,虎視眈眈。

這幾日,將士用命,連番攻擊之下,占領了雲州東城。

赫連鐸急得不行,連續派出了幾波信使,分別往東面和北面去了。

北面,呵呵,義弟應該藏在那裏吧。

不知道帶了多少人馬過來。朔方全鎮,估計七萬兵力還是有的,留個三萬人守老巢,帶四萬人出征,再征發一些蕃兵,湊個八萬?

八萬兵力,確實有點嚇人,不得不慎重對待,但李克用還是有信心擊敗之。

“大帥,蔚州有消息傳來。”蓋寓登上了高台,稟報道。

“說來聽聽。”

“幽州軍分兩路猛攻,安將軍抵擋得甚是艱難。這一路,恐要敗。”蓋寓說道。

邢洺團練使安金俊手底下有兩萬余人,其中一萬是邢州降兵,戰鬥力相當可疑。

蔚州的燕兵,本有劉仁恭部數千,李匡威又率軍三萬來援,安金俊抵擋不住,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幾年的廝殺下來,李克用也不會再固執地認為河東軍可以包打天下了。哪裏沒有英雄?哪裏沒有勇士?

幽州名鎮,事實割據百余年,沒兩把刷子能行?

兩軍列隊,野戰面對面廝殺,不用一點花巧的話,李克用也沒信心一定就能贏。即便戰力最強的義兒軍,攻李匡威的親軍,一定能贏嗎?未必。

上次攻邢州,李存孝突入敵陣,就差點被圍殺了。幽州比邢州戰力還要強,沒那麽好對付的。

“大帥,該做出決斷了。”蓋寓想了又想,還是忍不住說道。

李克用明白他的意思。

赫連鐸一時半會還不會敗亡,東面的幽州軍大占上風,安金俊很可能抵敵不住。北方還有邵樹德的大軍,威脅也不小。

如今這個情況,不如趁著邵樹德大軍尚未聚齊的有利時機,先行掩護安金俊的東路軍撤退,盡可能保存實力。

此為兵法正道,但是——李克用不太想做這個決定。

若此番朔方軍沒來,安金俊又敗於李匡威之手,眼見著攻取雲州無望,撤也就撤了。但邵樹德一來,我就撤兵,這像什麽樣子?我怕了他嗎?

“義弟邀我去旋鴻池會盟,打的什麽主意,我自知也。”李克用笑道:“無非是炫耀兵威,然後聯合大同、幽州二鎮,斷我後路。”

蓋寓眼神一凝,他沒跟上李克用跳脫的思路,不過仍耐心地聽著。

“義弟此人行事,過於老成,試圖面面俱到,穩紮穩打。有把握之仗,打,沒把握之仗,不打。我這次便要讓義弟知道,這世上有些事情,哪怕只有三成把握,也值得一搏。”李克用收拾了心緒,仿佛又成了那個屢敗黃巢,睥睨天下的神將:“給康君立傳令,讓他揀選各部精騎萬人北上,直沖旋鴻池。若義弟不在那邊,便接應萬勝軍回來。若在那邊,給我將他擒來!”

康君立,也是代北武人集團的老資格大將了,李克用較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