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紅利(三)

“摩尼法師,翻譯大食書籍之事,便交給你了。”邵樹德要與周易言談正事,於是便開口讓摩尼法師先走。

這種優秀的外語人才,還是值得他高看一眼的。

不知道為什麽,高級僧侶們精通外語的比例很高,可能和傳教需要有關。

回鶻人所使用的語言,其實還是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這個摩尼法師就精通回鶻語、突厥盧尼語、漢語、粟特語和吐蕃語,不會大食語言。不過沒關系,有其他和尚懂波斯語、大食語、梵語,一起參詳、翻譯就是了。

摩尼教的僧侶們同樣精通多種語言,邵樹德也準備接見他們。一方面是讓這些宗教人士出面安撫人心,盡快恢復甘州的秩序,一方面也可以翻譯書籍。

另外,摩尼教的有些價值觀挺有意思的。比如他們主張善惡二元論,將農耕和素食視為善行,將遊牧社會的習俗視為黑暗。

宗教,對文明水平低下的部族而言,意義重大。蓋因大部族之中,還有小部族,人口來源、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未必全都一樣。而宗教成為全部族甚至整個汗國的信仰後,有利於規範各部落的習俗,使得他們在文化上趨近統一。

統治者看得到這種現實的好處,因此往往會順水推舟,幫助宗教的發展。

摩尼教、佛教乃至某教,其實都不太贊成遊牧,光這一點,就足以讓邵大帥借重他們的力量。

不過也要盯著他們,不要讓歪嘴的和尚念歪了經。最好,自己也懂一點外語,能親自和當地人交流,更有利於統治。

邵樹德其實也挺有語言天賦的。

他的黨項語已經有相當火候,甚至就連方言都略懂一些。去年又開始學習藏文,目前只能說剛剛入門吧,還談不上什麽火候。但他這種積極學習的態度,確實讓很多閑下來就不知道幹什麽好的武夫汗顏——有的武夫,拿刀子一片一片刮仆人的肉,精神空虛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摩尼法師很快告退。

此行,他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靈武郡王並不怪罪之前他在烏姆主身邊參贊謀劃,反而準備撥下諸多賞賜,組織人手翻譯他國書籍。

先把這件事辦好,讓靈武郡王滿意,以後就有了進身之階,可以與摩尼教那幫人好好爭奪一番涼、甘、肅三州的傳法。

“周將軍,還有一件事,某長話短說。此番率軍反正,功勞不小,某欲委你為河西觀察幕府判官,兼甘州都部落使。”目送摩尼和尚離開後,邵樹德又看著周易言,道:“烏姆主奔張掖,州城內亂火拼,又北奔沙磧。如今諸部人心惶惶,一些膽小的,還遷居他處。周將軍在甘州為將多年,威望素著,可前往招撫。這些個部族,沒人比你更清楚了。另外,州中僧侶多年來行走各部落,結下諸多善緣,亦會遣人相助。好好做這事吧,完事後,另有賞賜。”

“謝大帥恩典。”周易言松了一口氣。以前在烏姆主手下,官做得再大也做不得數,如今得個觀察判官兼都部落使的新職,雖然不實際掌兵權了,但總算是一個良好的開始。

“肅州亦有回鶻族帳,與甘州可有聯系?”

“回大帥,肅州回鶻諸部,人數不下兩萬,與甘州牙帳素有來往。”

“可遣人招撫,不必令其舉族遷往甘州,留在肅州即可。你這個都部落使,要在散居肅州、瓜州、沙州以及河西沙磧的回鶻部落身上多下點功夫。”

“遵命。”

“先下去吧,銀槍都募兵之事,最為緊要,先把這事辦起來。”

送走摩尼、周易言二人後,邵樹德看了看坐在身邊的陳誠、楊悅、折嗣裕、李唐賓等將,道:“甘州之事已畢,如今剩下的只有一個肅州了。某決定,待銀槍都招募組建完畢,便西行肅州。”

“大帥,西行肅州,欲戰耶?”

“能撫則撫,能不戰便不戰。”邵樹德說道:“道路遙遠,民情復雜,能得甘州,已是僥天之事。之前攻涼州,若李仁美不來招惹我,這甘州的處置手段,便與肅州一般無二,以招撫為主。李仁美自可在刪丹做他的可汗,表面恭順即可。鄯州吐蕃諸部,就比他識時務多了,那個吐蕃窩子,我至今仍對他們優容有加。去歲鎮內買了兩千對牦牛角,給的價錢也稍貴一些。這李仁美,就是野心太大,以至落得個今日之下場。”

鄯州吐蕃,人多勢眾,邵樹德暫時仍不想對他們來硬的。表面羈縻,再來一些商業方面的聯系,不給隴右鎮添亂就行了。

當然這也有前提,那就是不能出現在各部中都很有號召力的強人。一旦出現,哪怕花費再多,道路再遠,邵樹德也準備起大軍征討,毫不容情。

四月二十五日,周易言來報,銀槍都五千騎已招募完畢,邵樹德立刻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