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五)(第2/2頁)

兩萬巢軍,問問他們敢北上麽?鐵林軍大旗一豎,張言、李詳之輩盡皆束手,朱溫也不想來死磕觸黴頭。還有誰?

……

整個九月很快就過去了,處於夏綏軍控制下的京兆府北部諸縣在收獲完糧食後,又開始了秋播工作。

這些人是幸運的,除了一開始被巢軍劫掠了一番外,整體受損較輕,農業生產秩序大體上沒有遭到破壞。

當然生活水平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北面行營有一萬七千余大軍,軍糧、賞賜都需要他們來提供,甚至還經常被征發壯丁幫著運輸糧草、軍資。但說真的,和長安附近那些州縣的百姓相比,同官、美原、奉先、富平、華原、三原、下邽(屬華州)、白水(屬同州)八縣該知足了。

與豐收的喜悅相比,西邊鳳翔府一帶發生的驅帥事件則讓人大為沮喪。

鄭畋鄭相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決定削減給眾軍的賞賜額度,軍中怨言四起。鳳翔鎮行軍司馬李昌言煽動軍士,從前線撤回。時城中有數千新到蜀兵,李昌言亦率萬人至城外,鄭畋不忍見到朝廷軍隊互相殘殺,於是將兵權交給李昌言,直接走人了。

鄭畋一走,前線頓時大嘩。屯於鄠(hù)縣的王處存、屯於盩厔(zhōu zhì)的程宗楚、屯於興平的李鋋、屯於奉天的朱玫、屯於武功的鞏鹹,諸軍總計三萬余人,人心浮動,無意再戰。更南邊興元府的萬余蜀軍更是直接退回去了,畢竟鄭都統都走了,如今也不知道該聽誰的,反正李昌言沒資格領導眾人。

諸葛爽得知消息後也有些惱火。本來打得挺好,西面諸軍逼近長安,步步為營,深溝高壘,牢牢控制了興平、醴泉、奉天、好畤等九縣,讓長安賊眾少了很大一塊錢糧來源,結果李昌言擅自從前線帶兵回鳳翔府鬧事,逼走鄭都統,不說前功盡棄吧,反正也挺打擊大夥積極性的。

東面的王重榮在昭義軍敗走、鄜坊李孝昌跑路後,也棄了同州城,退守韓城、河西這兩個外圍堡壘。偽齊同華節度使朱溫派兵接收,但他手下兵馬也只有萬余人,即便李詳可以就近支援,也不超過三萬,手裏更是只有同華五縣(應有八縣),地少民寡,財力不足,如何進攻河中?

王重榮,反應過度了!三萬大軍死守,等人家朱溫一萬多人馬進攻,還要臉不?

十月初三,諸葛爽決定調整部署。北面行營主力大踏步北撤,夏綏衙軍左廂兵馬使周融率部移屯下邽,右廂兵馬使令狐敬移屯奉先。這六千人,算是防著朱溫渡過洛水向西抄掠,同時也堵著李詳北上抄掠的路,京兆府北部八縣四十余萬百姓,現在就是夏綏軍的衣食父母,寶貝著呢。

諸葛爽自將三千余人回富平,同時給邵樹德傳令:高陵縣能守則守,不能守就退到三原。老人家現在確實很不爽,每次進圍長安,到了關鍵時刻,剛看到點希望,就總出各種幺蛾子。上次是諸軍爭入長安,這次是前線大將跑回去逼宮。

這長安,還怎麽收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