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2/2頁)

折嗣倫作為武將,在一旁聽得略有些尷尬。文官與監軍吐槽兵亂,他能說什麽?還不如默默喝酒。

“而今天德軍既已南下,平滅亂軍當不是問題。不過敢問丘監軍,今後嵐、石二州如何個守法?大同叛軍驍勇善戰,一旦南下,若無得力之軍戍守,二州九縣之地怕是要生靈塗炭啊。郝都將就沒什麽想法?”李劭看似有些醉眼朦朧,不過說出的話卻直指核心,讓丘維道也不得不細細思之。

事實上他最近也一直在考慮自己的前途問題。豐州太小了,也太窮了,以前可能還覺得沒什麽,不過在進入河東地界後,跟著天德軍撈取了點功勞,他的心思便如野草般長了出來。誰不想監軍大鎮、雄鎮?誰願意窩在一個窮困偏僻,還隨時可能被人攻滅的弱藩小鎮?

河東是不可能了,自己的人脈還沒那樣強勁。丘維道瞄準的目標是監軍剛剛被殺的振武軍,以及現監軍即將告老回京的夏綏鎮。本來大同軍似乎也可以,但考慮到當地有很強的沙陀勢力,即便這次李國昌父子敗了,未來也難免再出事,連累他這個監軍小命不保,故不考慮。振武、夏綏,是最合適的,尤其是後者。

當然最近幹爹給他來信,說河中鎮去年兵亂,監軍被殺。該鎮轄河中府(原蒲州)、晉州、絳州、慈州和隰(xí)州,戶口眾多,較為富庶,兼有鹽池之利,似乎也可以爭取一下。

不過河中是大鎮,雖不如河東,可也比振武、夏綏要強,非立下大功不能為也,這可就要天德軍給力點了。

郝振威,丘維道相信他是有野心的。可能他原本還想爭一爭天德軍防禦史的大位,但經歷了過去的大半年後,丘維道不相信他眼皮子還那麽淺,仍盯著豐州這個不過一州二縣之地的小藩。周邊各個方鎮,有一個算一個,哪個不比天德軍強?

在這一點上,他倆其實是有共同利益的,完全可以合作嘛。郝振威負責帶好兵打好仗,他丘監軍負責鉆營,打通行營乃至京城的關系,大家各取所需,合作愉快。

基於這個思路,李劭這人就得抓緊了。他在行營內的職位不低,握有實權,即便這次因為岢嵐軍亂吃了掛落,但丘維道判斷,沒什麽大事,他依然能活躍在行營之內。

另外一點,他與崔季康關系不錯,雖然崔大帥眼看著要給靜樂縣之敗背鍋了,但只要一天沒走,那他一天就是招討使,各種公文往來都要他點頭,比如給朝廷奏捷的文書——武夫們拼卻性命流血廝殺,可不能因為官面上沒打通關節,而把這些功勞都付諸流水了!

“李觀察果真慧眼如炬,郝都將的意思呢,想在嵐、石二州就食。天德軍是能戰的,有這支強軍在,李國昌父子當討不到便宜。”丘維道也不諱言,直接和盤托出,反正只要是個正常人,都猜得到天德軍的想法,不就是要一個穩固的後勤基地嘛。

折嗣倫聽到這裏,眉頭一揚。他是麟州團練使,手底下的兵嚴格來說並不是朝廷正規軍,而是所謂的土團鄉夫。不過就他個人而言,對兒郎們的戰鬥力還是相當自傲的,覺得不比很多經制軍隊差,比如那丟人現眼的遮虜軍、岢嵐軍什麽的。

天德軍強不強,他沒親眼見識過,想來是有點水平的,至於能否與折家軍媲美,他不這麽認為。不過他也不是雛兒了,當著酒桌上諸人的面,並不會加以反駁,只是不以為然地笑笑。

一席人吃了半個晚上的酒,以李、丘、折三人為主,其他人都是陪襯。值此兵荒馬亂之際,不知道多少人食不果腹呢,但居於高位的人卻能珍饈美食隨便享用,這讓在縣衙外等了小半個晚上的邵樹德極為感慨。

有了折家軍相助,平定嵐、石二州的兵亂,順帶守住這邊應該不成問題。但當地百姓的境遇得到改善了嗎?可能未必。這狗日的世道啊,幾乎把全天下的人都裹挾了進去,所有人都在掙紮,都身不由己。平靜、安穩的生活,真的就那麽難以企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