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在遠古消滅階級

族人們發現了下蛋山雞的好處,最後一天,大家十分一致地同意了呦呦的建議,少吃一天肉,留下這只雞產蛋。

不僅如此,受到這次啟發的族人們有了蓄養動物的意識,如果一天的食物足夠多,他們就把活的獵物養在山洞裏,等到下雨了、捕獵不利的時候吃。

但是大家並沒有大規模養殖的想法,只把它們當成短期的食物儲備。

五年後梁璇就會帶著後世的先進生存方式強勢入侵,按理來說,呦呦應該是很有緊迫感的,應該急著把那些先進的生活方式教給族人,這樣梁璇來了也沒用了,泯然眾人。

但實際上,呦呦並不急。

她和族人們一樣,一天的食物夠了就歇一歇,養雞兔羊卻不多養,最多兩個山洞的空間,養不下了就抓來殺了吃。

這個時代的氣候還沒有四季分明,比較顯著的氣候變化是從溫暖到寒冷,水豐草肥的溫暖期,遍地是可食用蔬菜、野果,平原山林間野生動物非常多;寒冷的時候,人類都會群體遷移,大家往南走,尋找溫度稍微暖和一點、有水源食物的地方落腳。

有點像後世北方的牧民。

此時,正是一年中溫度最高的幾個月,也是野果豐盛、野獸頻繁出來覓食、雨水多植物多的最佳時期。

換句話說就是――大家並沒有那麽的缺少食物。

如果現在呦呦帶著大家種糧食蔬菜,辛苦幾個月,作物沒成熟他們就要搬家遷移;如果大量飼養家禽,除了雞鴨鳥類產蛋快速,其他的動物生育成長也要幾個月,同樣不適合居無定所的族人。

而外面隨手打獵、挖野菜很方便,不用這麽辛苦大家也能每天吃到最新鮮的菜和肉,這麽一來,種植和蓄養就有點雞肋了。

養一點小動物,突發情況不能覓食的時候用這些動物填飽肚子,平時日出打獵挖菜根,日落篝火烤肉歡聲笑語,這樣的日子輕松愜意又平和。

呦呦也不是什麽都不做。

她在觀察。

她用燒飯後的木炭在山洞石壁裏記日期,記載了一些小型易種植植物的生長周期,比如j。

她剛來的時候j就成熟了,想吃j的人可以過去每天挖一份足夠吃的量。但是這個塊根可以在土地裏生長多久呢?

沒有一種植物在地裏能一直保持收獲的狀態,時間一到自然就會衰敗,而j這樣的可食用塊根,根部也會腐爛。

記載了一段時間,果然,她們再去挖j時,塊根開始變質了。

族人們沒什麽驚訝,只說了一句“再過幾天,j就要沒了。”

呦呦繼續記載,哪怕已經不能吃了,她也每天過去挖一塊看看變質情況,並觀察它的枝幹莖葉,推斷它現在處於什麽生長周期。

她觀察的動植物種類多,山洞的石壁不夠記載,她又去找了一種大樹的樹皮,可以整張剝下來分割成一塊一塊的,她用藤條穿洞綁起來,把石壁上的日期總結後記在樹皮上。

等到溫暖期即將過去,許多植物都進入了衰敗期,呦呦的動植物觀察日記已經有了厚厚好幾本。

這一年的溫暖期,大家過得前所未有得好。

好在即便是暴雨狂風等惡劣天氣,大家也不怎麽餓肚子;好在食物的烹調有了改良,大家受到呦呦的啟發開始開發各種野果子的調味功能,讓食物有了更好吃的做法;好在網的出現讓大家的捕獵變得容易許多,不僅吃得飽了,而且每天的勞動量少了。

人沒那麽辛勞,身體損耗就低了,打獵的傷亡率也低了;食物充足,大家就不用冒險打獵;烹調手藝進步,一些口感不好的食物也變得不那麽難吃了,食物的選擇就多了……於是,今年部落人口比往年增長更快,不僅順利出生好幾個小孩,成年男女折損數量也有所降低。

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這種變化,雖然氣溫一天一天下降,但是大家很有奔頭,精神非常好。

這時,好幾個月沒再有出格舉動、跟著大家一起勞動一起愜意地吃吃喝喝曬太陽的呦呦,在一天晚飯後起身向大家提議。

“天氣漸漸冷了,我們很快就要往更溫暖的地方遷移,每年遷移路上的氣溫變化都很難預料,有時候一路暖和,我們能順利到達目的地;有時候突然就降溫,很多人吃不飽又受不了寒冷死在半路上。”

說到這個話題,原本或躺或坐或閑聊或剔牙的族人們紛紛沉默下來,輕松的氣氛也變得有些沉悶。

遷移是每年的一大難關,路上難,尋找定居地也難,運氣不好,還會和別的部落發生爭執甚至打架,贏了的人才可以保住自己看上的居住地,而輸了的人還要繼續尋找,危險不斷。

呦呦拍拍手,提振眾人情緒,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以前,我們帶不了太多食物,只能路上一邊走一邊就地打獵找野菜,可能一天吃得很好一天又餓肚子,甚至好幾天都餓肚子。但是今年,我們有網了!我們可以提前收集食物,遷移的時候用網裝著帶走,這樣,路上找不到食物的時候也不會沒東西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