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錦繡堆35

施牧盯著寄娘半晌,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寄娘卻不答反問:“我自己查出來的與曄王查出來的,有何不同?”

施牧低頭想了想,自嘲:“其實也沒什麽不同。”他嘆氣,扭頭看著窗外的陽光跳躍在綠葉上,“如今的朝廷,只有立場沒有是非,事實如何,誰查出來的,並無意義。”

寄娘第一次看到他這樣沉郁的神色。

“你說得對,若是曄王查出來的,他想到的定然是如何對他利益最大化,戶部尚書這個位置很重要,為此他讓我小心伺候著鄭老太太,如今有了大把柄,焉能放過?”

“所以,”她嘴角微勾,“我想先求證一些事,再考慮是否告訴曄王。”

施牧詫異地看向她:“你――”

寄娘問:“鹽鐵貪汙,你知道多少?”

施牧:“在外行走耳聞一些事,但沒有證據。”

“能與我說一說嗎?”

施牧看著她不知道在想什麽,看了一會兒後一點頭,將自己知道的一切都細細告訴了寄娘。

戶部尚書鄭良,掌權國庫卻私底下利用朝廷兩大命脈“鹽”“鐵”為自己謀私利,這當中,為了這不能見光的收入以及掩蓋罪行,前前後後謀害百姓、官吏、商家不止一次。

寄娘一邊聽一邊記下施牧說的那些受害人。

這一次,施牧只看著,沒有問她要做什麽。

他想看一看,眼前的人會做什麽選擇,是不是……和他同一條路。

施牧走後,寄娘看著自己記下來的東西,擡手從另一本書中抽出一封信,這信上,說的同樣是關於鄭良操控鹽鐵中飽私囊的事情,並且有一份證據。

看著這兩樣東西,一個計劃漸漸在心中成形。

四天後,施牧帶著司馬墨上門拜訪,卻被管家告知,寄次妃已經回王府去了。

施牧無奈帶著人離開,目光看向京城內。

曄王聽完寄娘的計劃心中十分不情願,他已經爭取了鄭良這麽久,如今人人皆知兩府關系很不錯,鄭良也對他略有親近,現在讓他把人推給賢王?走了一個鄭良,他還要重新爭取下一個戶部尚書,完全是前功盡棄。

曄王的思想正是施牧所說的,不考慮對錯是非,只考慮立場派系。

曄王需要一個戶部尚書繼而掌握戶部,他不在乎這個戶部尚書幹了多少喪盡天良的事,只在乎戶部尚書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寄娘在白紙上寫下一個名字:“讓他繼任尚書之位,王爺即便掌握不住戶部也不會被賢王奪去;而且屆時,賢王一身臟水聲勢減弱,王爺犧牲現在這一點點東西完全值得,再說,陪著老夫人三不五時禮佛的是我呢,最辛苦的不也是我?我都不覺得前功盡棄,王爺難道還舍不得這一點小利?”

曄王想了想,也是,賢王現在風頭越來越強,他必須找個機會把人打下去,既然找不到機會,只能自己創造了。

“鄭良這個老狐狸,我做了這麽多事他也沒完全倒向我,你怎麽讓賢王把他拉上船?”

寄娘食指輕輕敲著桌面:“拉一個中立的人上船不容易,但是命運掌握在他人手中時,鄭良就中立不起來了。”

曄王看過來。

寄娘自信地笑:“新培養出來的人手,該試一試是否得用了……”

不日,寄娘把鄭良的把柄不著痕跡地送到了賢王手上。

賢王和曄王爭得如火如荼,自然知道曄王在爭取戶部尚書,如今偶然發現鄭良的把柄,第一反應不是向皇帝檢舉揭發鄭良的罪行,而是和曄王一樣,想把人徹底拉到自己的陣營。

曄王和賢王真不愧兩兄弟,性格不同手段不同,對朝臣、天下、百姓的態度真真是一模一樣,完全像老皇帝。

某日大朝會,曄王被鄭良賢王聯合懟得灰頭土臉,鄭良面上依舊一派正直就事論事,但實際上配合賢王行動,把曄王踩得死死的,老皇帝看著小兒子和中立的寵臣說辭一致便信了,扭頭將曄王狠狠訓斥。

原本臉色漆黑的曄王回到王府卻轉怒為喜,興沖沖地告訴寄娘:“成了。”

寄娘笑:“接下來還得委屈王爺幾日。”

曄王點頭。

鄭良和賢王聯合之事鮮有人知,但曄王為了後招自然要將此事揭露出來。於是曄王總會突然出現打亂鄭良和賢王的配合,而每每兩人配合之時,他還會毫不遮掩地大聲質疑他們是不是有了什麽勾結。

鄭良被賢王威脅本就心神不寧,他不願讓人知道自己與賢王的關系,於是深恨曄王,忍不住和賢王聯手頻繁下絆子,但每一次下絆子,都會被曄王發現兩人聯手的痕跡,繼而大呼冤枉。

一而再再而三,一方想堵嘴,一方大聲喊,皇帝和朝臣都驚訝地看著這個奇怪的發展,沒想到曄王會對鄭良突然翻臉,而鄭良和賢王……似乎真的如曄王所說,走得近了一些,行事默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