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白月光13

難得出門一趟,宿命一般撞見了葉杏陽,賀涵元覺得自己不宜出門。正好京城的冬天又是冰凍又是大雪,冷得人不想動彈,她便徹底窩在了家中。

這一窩,便窩到了過年。

朝廷臘月二十八開始放假,二十九晚上,三品以上官員進宮參加年宴。

賀涵元原本是夠不上這個門檻的,如今托皇子未婚夫的福,成了一品後長安侯,自然也在赴宴名單上。

賀涵元和母親賀必蓉結伴同行進宮赴宴,出門前,隨手將桌上的小盒子塞進了袖袋中。

古代沒有先進的保溫手段,冬日裏的年宴,上桌菜肴均只能靠熱水保溫,然而寒冬臘月裏,滾燙的熱水都是轉眼變冷,菜上了桌,第一筷子是溫熱的,第二第三筷子就漸漸冰冷。

賀涵元看著逐漸凝結的油脂,逐漸喪失用餐的興趣,只托著腮,看著舞台上的官伎表演,三不五時喝一口溫酒暖暖身子。

這宮裏的官伎比聞香樓強了不止一點,聞香樓的男子偏向攬客賣笑,宮裏的官伎卻個個猶如宛竹,甚至技藝比宛竹還強。容貌更不必說,所有人身高相似,身段風流,容貌各有千秋,看著他們仿佛在看一個頂尖男團歌舞表演。

肚子沒飽,眼福總算飽了。

年宴到一半,終於上來一個熱菜――熱氣騰騰冒著汽兒的鍋子,大廳裏的氣氛一下子熱鬧起來。

冷了一晚上了,總算能暖暖胃,能不高興嘛!

皇帝都來了興致,眉眼徹底舒展開來。

這鍋子一吃,場上的交談話題也從官場政治過度到了各種閑聊。

賀涵元麽,實職品階不高,爵位卻是一品,她的位子直接被安排進了皇親國戚那邊,比她娘的位置還高些,但同時,周圍的人都不甚相熟。

好不容易來了一道熱乎乎能吃的菜,她總算不用裝作看歌舞入迷,拿起筷子開開心心涮羊肉。

吃著吃著,就聽到周圍的貴女們聊起閑話,耳邊飄過一個熟悉的名字。

國子監祭酒長子葉氏。

不就是葉杏陽麽?

她目不斜視地繼續吃鍋子,耳朵卻豎了起來。

眾人的閑聊有一搭沒一搭,她聽了很久才聽出來,原來葉杏陽在文慧郡子的宴會上,詩才大放異彩,郡子對他的作品愛不釋手,拿去給王夫品鑒,王女在王夫房中看到了這幾張文稿,大加贊賞,細問之下才知道出自一男兒之手。

葉杏陽當日在聚會上征服的人不止郡子一人,類似情景或多或少地在其他人家發生,於是在賀涵元居家不出的這段時間裏,葉杏陽才名已經傳遍京城。

這文慧郡子便是周承英的弟弟,周家是婧國的異姓王,百年前婧國險些滅國,幸有明主上位,禮賢下士招攬人才,穩住了風雨飄搖的國家,當年護國有功的功臣各有爵位,三代承襲,周承英的祖母便是其中之一,後被封為平川王。

將眾人散亂的閑聊縷清脈絡,賀涵元總算明白了,便是那日別院聚會,葉杏陽大概受辱後反擊?一下子名揚京城了。

葉杏陽已經定親,比待字閨中受到的拘束小不少,這世道便是有主的男子行動自由更多一些,如今才名遠揚可謂錦上添花。

賀涵元聽著大家的八卦閑聊,笑了笑,繼續吃菜。

這一世,她必不可能給葉杏陽寫什麽贊美的詩詞文章,成就什麽風流佳話。

席上的人都在羨慕袁世卉。

“還當她匆忙定親,要求不高,原來慧眼識珠先下手為強。”

“葉氏如此才情,配京城雙玉倒是相得益彰,袁世卉從軍前,也是個文采一流的讀書人。”

說到京城雙玉,大家的目光就看向吃鍋子吃得專心致志的賀涵元,暗暗搖頭可惜。

賀涵元感受到多道視線集中過來,擡眼看去。

哇,真是個個都目露同情啊。

稍微自尊心強一點的女人,都忍受不了這種被同性同情“所娶非人”的目光。

她倒是不慌不忙,放下筷子,滋了一口小酒,笑眯眯擡眼對上她們自以為隱晦的視線:“各位為何如此看我?”

有人笑,揶揄地說:“涵元啊,聽說你日日去皇子府監工,可是急著大婚呐?”

賀涵元看過去,是個年輕人,不知道哪個皇親國戚,不過不重要:“天氣暖和的時候去看看,三皇子身在深宮,出行不便,我幫忙查漏補缺,方便他日後住得舒心嘛。我不光去看皇子府啊,我自己侯府都是看了好幾趟,唉,畢竟是一輩子住的地方,一步到位修建妥當,免得日後再動土。”

其他人都笑:“你倒是會心疼夫郎。”

賀涵元不好意思狀:“沒有沒有,閑著也是閑著,這不,天一冷,我就再沒去過。”

有那不懷好意地借著酒醉挑事:“你和那袁世卉乃京城雙玉,葉氏有才,皇子有地位,若是這二位可以讓你挑,你挑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