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大善人29

這年, 大郎按當下的算法十五歲了,實際年齡十四周歲。

幾年來,周家為祖孫一人交了兩次兵役錢,但幾天前又看到了兵役告示。

街坊鄰居們怨聲載道, 許多人家再沒錢抵兵役, 告示一出,護衛隊巡邏經常聽到此起彼伏的嗚咽聲、爭吵聲、哭嚎聲……

頭頂的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 掙錢越來越難, 日子越來越過不下去, 家家戶戶不是死氣沉沉就是隨時爭吵打架。

大郎再次向周逸芳提出:“娘, 不要為我交錢了,讓我從軍吧。”

周逸芳說:“你讓娘想想。”

小小團子一路養成如今的少年郎, 即便是清明朝廷治下,她都會不舍他從軍,更何況是如今這樣腐朽不堪的官家。

只是怎麽合適地打消孩子的念頭?孩子越來越大,他的未來又怎麽安排?周逸芳為此頭疼。

任十一走過來,在惆悵的周逸芳身邊坐下。

“我來這裏, 十年了。”

周逸芳回神, 看著容顏幾乎未變的任十一,才發現竟然十年了嗎?

“你不說我都沒想到, 時間過得真快啊。”

任十一和她一樣,眺望著遠方:“大郎學武十年, 獨自出門早已不是問題。我當年沒有他這般機靈有天賦,不也一步步走到了現在。”

周逸芳這才明白, 他是來安慰自己的。

“世道越來越亂,汴州軍營裏,若是真的強者為尊能者居之, 縱然不舍,我也讓他去。但現實並非如此,有些道理早就懂,為人母後才發現做到難啊。”

任十一說:“我會看顧著他,大不了多跑幾趟,多去看他。”

周逸芳失笑:“那是軍營,縱然多半酒囊飯袋,也不是你單槍匹馬能對抗的呀。你真要這樣做,我更不願大郎去了。”

任十一沒想到自己的解決辦法居然起了完全相反的效果,愣了一下,又笑。

“你笑什麽?”周逸芳莫名問。

任十一還是笑,卻搖頭。

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參軍?

周家一老全都不同意,哪怕周父這個讀著聖人書的書生,也對這個朝廷徹底失望,不贊同孫子從軍搭上性命。

周逸芳猶豫。

但這份猶豫很快就被現實打破。

征兵衙差到了他們這條街,拿來的公示竟然和外頭的並不一樣。別的地方可以拿錢抵兵役,而他們這裏,只要家中有兩個以上男丁的,無論年紀,必須出一人,除非男丁皆八歲以下。

也就是說,像周家這樣有周父大郎兩個男丁,無論你家產多厚,這一次必須出一人參軍。

起初大家都憤懣不平,抗議為何獨獨他們遭遇這樣的特殊對待,結果那眼高於頂的衙差嘴一歪,嘲諷說:“你們這條街,都能自己組織起護衛隊了,卻不肯出一人去參軍!咱們知道你們有錢,可個個像你們這樣,汴州城城門早就破了!”

“呸!你說得冠冕堂皇,城東歌舞升平,怎麽沒見哪個少爺表少爺去參軍?沒有我們出錢,哪裏來的軍餉?律法規定的事情,你們憑什麽改?”

領頭衙差大怒,在人群裏四處搜尋:“誰說的話?有膽子站出來說!”

沒人站出來,誰都不搭理他。

衙差怒氣勃發:“你們嘴硬,呵,但告示就在這,十天內,符合條件的人家必須出人來營地報道,別讓爺再帶著人挨家挨戶走一遭!”

大家全都看明白了,這就是對他們組織護衛隊抗擊地痞流氓、官爺狗腿子的報復。這幫官爺和地痞沒什麽區別,刮不到油水了,比地痞還要兇神惡相。

衙差走了以後,有人忍不住說:“早知如此,還不如不搞什麽自衛隊。”

周逸芳冷諷:“即便沒有自衛隊,咱們這條街,還有多少人家交得起銀錢?”

眾人沉默。

其實官府這條特殊命令對他們並沒有太大的影響,現在的老百姓,哪個家裏不是一貧如洗?整條街近幾十戶人家,能再拿出錢抵兵役的,不超過十戶。

所有人愁雲慘淡地散了。

大郎非常生氣,哪怕他聽完了娘親的話,知道官府不過自己鬧個小心眼的笑話而已,依舊非常生氣,不,是氣上加氣。

回到家,他抽出劍就在院子裏殺氣騰騰地舞了近十遍,直到把自己累得精疲力盡,這才不得不平靜下來,癱在地上直喘氣。

周逸芳走過去,居高臨下地看著他。

大郎慢慢眨動眼睛,掃去眼睫上的汗水,望著娘親。

“看來你必須去從軍了。”

大郎半點都不高興,癟了癟嘴,甚至又憤怒起來。

“單純的憤怒是沒有用的。”

大郎:“什麽有用?”

“化憤怒為動力,什麽讓你憤怒就去改變什麽,什麽讓你痛恨就去消滅什麽。”

大郎胸口快速跳動了一下,慢慢握拳。

任十一坐在房頂,看著院子裏的母子,突然想喝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