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莊碩這麽說的時候,郎洋洋還說了一句沒感覺到莊碩爸爸有禿頂的跡象。

莊碩沉默了一下,道明真相:“因為我爸一米八五。”

過了幾天,莊爸爸到家裏來幫郎洋洋和莊碩換電線,郎洋洋專門找莊爸爸蹲下來的時候看了一眼他的頭頂,才發現頭頂那一塊真的有點稀疏了。

郎洋洋心裏不禁擔心起來。

要知道禿頂可是有很大概率遺傳的。

郎洋洋在院子裏拆插排,擡頭看看正在拆廊檐下面電線的莊碩。

感覺禿了不太好看啊。

“洋洋,鉗子。”莊碩伸出手來。

郎洋洋起身:“好!來了!”

銀葉小區這一片原本都是自建房,規劃之後叫成銀葉小區,郎洋洋左鄰右舍的房子都建了二十多年了。

郎洋洋這麽多年不在家,家裏的電路都老化了。

結婚的那次裝修郎洋洋沒想到要換電線,莊碩住進來之後才發現電路老化很嚴重,插電的位置也很不方便,只能用一個又一個插排連接,家裏有狗有風險,拖地也很不方便。

想了又想,還是全部換成新的用起來安心。

莊爸爸和莊碩都會,就沒有請工人,父子倆主力,郎洋洋輔助,忙個兩天也就換完了,能省一大筆錢。

“我說要弄的時候,你媽還說再住幾個月就能去新房子住了,湊合幾個月就好。”

莊爸爸正在裁剪電線,“我就說,家裏這麽多大老爺們會弄,湊合什麽啊。”

郎洋洋哈哈笑兩下,說:“我不太會弄這些。”

莊爸:“沒事兒,我是跟我爸學的,莊碩跟我學的,你多看兩次肯定也會。”

“爸你說的,跟世襲一樣。”莊碩打趣。

莊爸不服氣:“世襲?哈哈哈世襲修電線啊。”

莊碩架好梯子,碎碎念道:“不過好像真是這樣。”

郎洋洋扶著梯子聽他們父子倆聊家常,說小時候莊爸自己修電視修壞的事情,又說他們第一次自己動手打家裏的衣櫃。

雞飛狗跳的,很有意思。

郎洋洋都沒有經歷過。

那些學校不教的事情,基本都是郎洋洋自己摸索著學會的。

他人生的每一個第一次,都和父親沒有關系。

莊碩媽媽和二姑媽從海南回來之後也經常黏在一起,她們兩個都退休了,有錢又有時間。

最親近的孩子都是gay,還結婚了,以後也沒有帶孫子的問題,就整天一起琢磨著幹點什麽打發時間。

莊爸爸就是上班摸魚,下班釣魚。

大家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但莊碩和郎洋洋最近就沒有辦法選擇了,農博會的工作強度比想象中的要大。

兩人都很忙。

大家對南溪農場這種規模不算大,但是種類豐富、農旅結合的生態農場還是挺有興趣的。

因為人流量太大,莊碩還臨時叫了老歪和張小軍一起過去幫忙。

和夏天相比,長溪市秋天的天氣更加穩定,不會動不動就暴雨,就是早晚溫差有點大。

九月中旬的時候,早晚都需要穿外套了。

昨晚莊碩是淩晨一點才到家的,每天的收尾工作很多,郎洋洋讓他在那邊開個酒店睡一晚就好,但他還是堅持要回來睡覺。

累成狗了還要跟自己說對不起,說這兩天太忙了,都沒有什麽時間陪你。

郎洋洋出門的時候莊碩還沒有醒,實在是太累。

郎洋洋輕手輕腳地穿好衣服,洗漱完之後進臥室,看莊碩還在睡,關上門出門去。

出門的時候發現有風,郎洋洋穿了一件連帽衫,伸手把拉鏈拉上,雙手插在兜裏往店裏走。

路過天橋的時候發現快到六點二十分了,郎洋洋停下來,站在天橋上等。

六點二十分,拉著貨的綠皮火車路過,太陽也出來了。

郎洋洋拍了一張照片發給莊碩。

好像很久沒有自己一個人走這條路上班了。

莊碩忙的時候會先把郎洋洋送到Brookside,自己再去農場,不忙的時候就專門送郎洋洋去上班。

總之只要莊碩在家,兩人都是一起出門去上班的。

目的地雖然一樣,但是走路和開車的路線不一樣,走路會穿街走巷的縮短路程,風景也不一樣。

做面包也一樣。

同一個產品,不同的原材料做出來的味道也不一樣。

Brookside用的原材料大多是進口的,包括小麥粉,並不是崇洋媚外,只是在evene工作的那大半年裏,接觸的原材料都是進口的,Brookside的定價也是中高档,順其自然的就變成這樣的局面了。

這次南溪農場參加農博會,還是郎洋洋第一次接觸小麥變成小麥粉、小麥粉又怎麽變成低筋、中筋、高筋面粉。

看著面盆裏已經發酵好的面團,郎洋洋伸出一根手指輕輕碰一下它濕軟的表面,湊近了聞一聞,小麥香氣濃郁,很厚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