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解魔(四)

晏三合的聲音哽咽了。

“你知道陸時怎麽說你嗎?

他說:他已經盡力了;

他說:他享著榮華富貴,走的是刀山火海,他比誰都難。

他最後還說:也多虧了他,把我埋得嚴嚴實實。

陸時那樣的人,心甘情願做一枚暗棋,除了為唐家以外,難道就沒有一點點別的原因嗎?

你死後,有誰知道這枚暗棋的存在?

可他卻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做著他的暗棋,並且在唐之未去世後,毫不留情的拔出了他復仇的劍,難道就只為唐家嗎?

他也在替你鳴不平啊,趙霖。

唐見溪此刻就在院子外,他一生只見過你三次,卻一直深信你是清白無辜的,而且還隨身帶著你送給他的玉佩。

他說——

我不願意像褚言停那樣追隨他,他便放過了我,還讓我余生自在。余生自在啊,這世道,多難得呢!

一個當朝太子,竟然對他的小師弟說:小師弟,你慢些長大吧。

多珍貴呢!

他能不記你一輩子嗎?

現在,這枚玉佩在董承風那裏。

董承風口口聲聲罵你“趙狐狸”,還經常因為你算計他,常常在心裏對你破口大罵。

可你知道嗎?

草原上生出來的野崽子,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風流成性是融在他血液裏的東西。

因為你,他統統都改掉了。

後來,你說他琴音裏多了一點靈氣,少了一點濁氣。

你知道琴師一生所求,是什麽?

不過是有個能聽懂他琴音裏喜怒哀樂的人。

他見我第一面,對我彈琴前說:一聲入耳,萬事離心。

這話是對我說嗎?

不是。

我想,他是在對你說。

那三年在太子府,他熏香凈手,為你彈琴前,一定也會說這一句,失眠便是多慮,多慮是因為心事太多。

他勸你把心裏的事扔下,好好睡上一覺。

他總說,他不曾把你放在眼裏,可事事證明,你的一言一行時至今日,都在影響著他。

他後來進了漢王府,做了漢王的謀士,挑撥漢王起兵造反。

兒子反老子,這路數是不是和你很像啊?

一匹誰都駕馭不了的野馬,心甘情願鉆進牢籠裏,用重蹈覆轍的辦法,算一算舊賬。

他為誰呢?

只為沈杜若嗎?

也為你啊!

對了,臨別前,他讓我帶一句話給你,他說倒了八輩子大黴,才遇到了你。

另一句話,他說給沈杜若,他說上輩子積了多少福報,這輩子才能遇見她。

可如果沒有遇見你,他又如何能遇到她?

他喜歡的人是她,他嫉恨的人不是你。

知音少,斷弦有誰聽。

董承風一輩子有兩個知音,一個是沈杜若,一個你。

最後事了,他把琴扔了,此生再不彈一曲,因為他的知音,都不在了。”

晏三合最後一個字落下的時候,陰界裏靜寂無聲。

狂風隱入蒼穹,黑雲漸漸散去。

面前烏鴉的瞳仁依舊是黑漆漆的,但如果細看,能看到瞳仁深處的柔色,正在慢慢的,一點一點的暈染開來。

“沈杜若是四九城裏,最特別,最有遠大志向的女子。

她這樣的人,世間任何一樣俗物都牽絆不了她,更別說男人和女人之間那點曇花一現的感情。

男人對她來說,還不如一株草藥來得重要。

可她竟然喜歡上了你——一個足以做她父親的老男人。

這個老男人要多麽出色,才能讓聰明通透的沈杜若,深深愛慕?”

晏三合眼裏的自豪,抑都抑不住。

“董承風發現後,自己的那份心思都沒敢說出口,因為他知道,再怎麽努力,窮其一生,都比不上你分毫。

沈杜若離開太子府後,再也沒有和別的男人親近過。

董承風跟著她多少年,暗示多少次,都沒有用。

她在為你守嗎?

不是守。

是她見過了最好的人,其他的人就再也入不了眼了。

這世上,不會有人替她站出來對老王爺說:脖子上有沒有刀,不重要,胸腔裏有沒有顆良心,很重要。

也不會有人把情深埋起來,告訴她:世間缺一個好大夫,好郎中,再過兩年,你便出府吧。

她在用這樣一種自苦的方式,回報你對她的情,以及放她自由的那份理解和大度。

十七年呢,日日夜夜,她難不難?

誰都沒她難,每天都靠回憶、思念活著。

她有沒有怨?

她沒有怨。

她替你們看山看水看人間,清明給你們燒香,中元給你們燒紙,給你們念往生經,約你們下輩子再見。”

晏三合的淚,再度流下來,

“就因為她在這輩子,遇見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