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親征

千裏之外。

京城。

漢王染了風寒,病了。

消息傳到宮中,皇帝不僅派了內侍到王府探望,還有賞賜下來。

趙彥晉夫婦得意非常。

然而這份得意還不到三天,便有人彈劾漢王久居京城,遲遲不回封地,壞了先帝立下的規矩。

規矩是:成年皇子無召不得入京,便是有事,也應該速辦速歸。

漢王入京本來是為了侍疾,如今皇帝龍體健康,漢王就應該回封地,而不應該滯留京中。

趙彥晉壓根不把這種彈劾奏章放在眼裏。

再有一月就要過年,陛下年歲大了,就喜歡兒孫圍繞,這奏章不用他出面,陛下自會替他解決。

果然。

第二日早朝時,皇帝沒有提起彈劾奏章的事,只問欽天監的朱大人,給皇太孫選的日子定了沒有。

朱大人上前一步,稱明年五月初八是這一年中最好的日子,適合婚娶,這個日子也配皇太孫和吳家三女的生辰八字。

皇帝沉吟良久,搖頭道:“在二月份裏選個好日子吧。”

群臣心底一片嘩然。

現在離二月份,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的時間準備皇太孫的大婚,實在是太匆忙了些。

哪知,皇帝接下來的一句話,更讓所有人震驚。

“三月,朕要禦駕親征,朱大人,你幫朕也挑個好日子。”

皇帝禦駕親征?

六十二歲的高齡?

怪不得要把皇太孫的大婚提前到二月份。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要如何勸說陛下打消這個念頭。

但一想到陛下這一生都在馬背上度過,禦駕親征也不止一次兩次,話又都咽了下去。

“朕出征期間,由太子監國,漢王隨朕出征。”

這話一落,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無意的看向太子。

太子數年前,也曾監過國。

那一回也是陛下帶著漢王遠征韃靼,得勝後,大軍搬師回朝。

太子聽到消息後,帶著百官準備出城迎接。

迎接時由於準備不足,時間上有所延誤,惹得陛下很不高興,一連發落了好幾位太子的人,其中有兩位還下了獄。

也正是那一次,太子在陛下心裏徹底失了寵。

眾目睽睽之下,此刻的太子臉色一片灰白。

他從椅子上站起來,肥胖的身子戰戰兢兢地跪下去。

“兒臣,遵旨。”

群臣中,謝道之悄無聲息地朝皇太孫看了一眼,垂下眼簾的同時,在心裏深深嘆了口氣。

武安侯再三請求出征,陛下都沒有點頭同意,他的心到底還是偏向漢王的。

……

消息傳到謝知非耳中時,他正在牢裏審犯人。

那小賊連偷了六戶人家,就是不肯招出同夥是誰。

若是往常,謝知非還有性子和他周旋一下,一聽陛下禦駕親征,還帶上漢王,什麽好脾氣都沒了。

“先打十板子再說。”

謝知非走出屋子,扭頭看了朱青一眼,咬牙切齒道:“我這頭還沒想出法子給他尋點麻煩,他卻給我來了這麽一出。”

朱青看著自家爺,唇動了幾下,卻不知道要怎麽勸。

“你不必寬慰我。”

謝知非淡淡道:“真正要寬慰的,是端木宮那位。”

前腳才在李不言身上栽了跟頭,後腳就面臨大婚提前,陛下親征,這份憋悶也是沒誰了。

“派人給明亭送個信,讓他晚上和我去趟別院。”

謝知非想了想,又道:“你親自往步家軍跑一趟,就說上回襲擊我們的人,查到了。”

朱青一怔。

謝知非:“是漢王。”

朱青又一怔:“爺,就憑晏姑娘那幾句話,又沒有真憑實據?”

謝知非瞪眼,“晏三合的話就是真憑實據,她什麽時候猜錯過。”

“步將軍怕不會信吧。”

“你就跟他這麽一說,至於信不信,那是他的事。”

朱青猶豫了一下:“陛下還沒有選出征的人選,步將軍……”

“一定少不了他。”

謝知非:“陛下親征就是為打勝仗,打勝仗就少不了步家軍打頭陣。”

朱青:“……”爺也成神算子了?

神不神算子的,謝知非不知道,他現在就想幹一件事情:挑撥離間!

不對,還有一件事他也想幹:找朱遠墨去,看看能不能讓漢王這病,一直生下去。

……

朱遠墨見謝知非來找他,絲毫不意外。

漢王隨陛下出征,太子留守京城,這事兒看著合情合理,但只要細細一想,就知道太子的處境有多險了。

陛下六十二歲的高齡遠赴北地打仗,先不說仗打得怎麽樣,只說陛下如今的身子,能不能平安無事回來?

如果不能,陛下身邊只有一個漢王,那變數可就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