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毛氏

小裴爺這人,比不上謝三爺英俊風流,更比不上謝三爺花言巧語。

但此人有一個特點——心軟。

一個心軟的男人,就算女人再絮絮叨叨,他也不好意思打斷,只能硬著頭皮聽下去。

不僅聽,說不定他還要開口安慰幾句。

大奶奶、三奶奶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有個年輕的小夥子聽聽她們的心裏話,陪著她們走一段。

當然,如果謝三爺在……

嗯!

效果能翻幾好倍。

晏三合看著毛氏:“太太,我們倆去偏廳說話。”

朱未希小心翼翼地問一句:“晏姑娘,我能陪我娘……”

“不能!”

晏三合目光依次掃過正堂裏的人,“有事的,就去忙;沒事的,就等著,不必跟進來。”

話音剛落,李不言進屋,附在晏三合耳邊低語。

所有人的心,一下子被吊起來。

毛氏看看她們,猶猶豫豫道:“晏姑娘,是不是出了什麽……”

“太太不必要一驚一乍。”

晏三合轉過身,口氣十分的平淡。

“我只是讓她側面打聽一些東西。如今這府裏的定海神針是你,你的心不定,朱府這一關難過。”

毛氏看著面前這張蒼白的臉,忽然覺得自己五十二歲的年紀,都活到了狗身上。

還不如一個小姑娘來得沉穩。

一旁,朱未希怕自家親娘的面子抹不開,忙打岔道:“我先去沏壺茶來。”

“朱未希。”

晏三合突然直呼其名。

“你是謝府大奶奶,是謝道之的長媳,不是這府裏的下人,端茶遞水這種事情,輪不到你做。”

朱未希不明白晏三合為什麽會突然說這種話。

晏三合:“今天我問過你話後,你回謝府住,以後沒什麽要事,不要過來。”

“晏姑娘?”

“你和謝而立是夫妻,你枕邊的男人,才是你要用心思、下功夫的地方。”

晏三合面色一冷,“凡事過猶不及。”

朱未希怔怔地看著偏廳的門,吱呀一聲合上,半晌都沒回過神來。

一只大手落下來,朱未希轉身,眼神說不出的委屈。

“二哥?”

“回去吧,聽晏姑娘的。”

朱老二拍拍妹子的腦袋,欲言又止。

妹子心系娘家是好事,但就像晏三合說的那樣,過猶不及。

大妹夫天天一個人回去,床是冷的,被子是冷的,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時間一長是要出事的。

……

偏廳不大,坐北朝南擺著一張羅漢床。

晏三合和毛氏一人坐一邊,小幾擺在中間。

晏三合坐了片刻,感覺不舒服,索性就脫了鞋子盤腿坐下,“不言,拿紙筆來。”

李不言隨身背著的包袱裏,就帶著一套筆墨紙硯。

鋪開來,晏三合一邊磨墨,一邊再次打量面前的毛氏。

毛氏一看她磨墨,心裏就有些打鼓;再看晏三合直勾勾的盯著自己看,心驚的同時,暗暗伸手掐了自己一把。

“姑娘為什麽這麽看我?”

“看看你的心靜了沒有。”

毛氏一時無言以對。

“不用怕,我不吃人。”

晏三合用眼神示意李不言去沏茶。

“我是女子,你也是女子,你就當我們在聊家常,你對你家老爺有什麽滿意的,不滿意的,都可以和我說說。”

毛氏本來就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在晏三合面前露怯,不過是這回的風浪太大了,把她打懵了。

“晏姑娘,我要從何說起呢?”

“為什麽嫁給他?”

晏三合這時才把聲音放柔了。

“嫁女擡頭,娶妻低頭,你是嫡女,又是千金大小姐,按理不應該是他這個庶子。”

“晏姑娘,這事說來就話長了。”

“沒關系,再長的話,我都聽。”

毛氏摸了摸手上的白玉手鐲,慢慢陷入了回憶。

她並非京城人,娘家在洛陽府,父親出身在官宦人家,後來官至洛陽知府;

母親姓庚,是洛陽城的名門望族。

庚氏的根在穎川,被稱為穎川庚氏,東晉時與瑯琊王氏、譙郡桓氏、陳郡謝氏並稱四大家族。

母親這一支雖然不是嫡系,卻也是名正言順的庚氏後人,後因戰亂遷居至洛陽。

母親嫁到毛家,其實也是下嫁。

按著從前,庚家和毛家差著十萬八千裏,是父親的聰明好學入了母親的眼。

父親也確實爭氣,中了進士後,花錢通路子尋了個外放,回到洛陽府,從小官做起來。

母親嫁到毛家後的頭三年,肚子一點動靜都沒有。

娘家再有底氣,也架不住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三年一過,毛家人就張羅著給父親納妾。

母親一氣之下就回了娘家,路上避雨躲進一個小土廟,裏面供的也不知道是什麽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