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父子

趙亦時快到乾清宮的時候,見小內侍張平縮在角落裏探頭探腦。

張平今年剛滿十六,因為聰明伶俐,又識得幾個字,被選到皇帝身邊侍候。

人一旦聰明,就免不了引來嫉妒,有人就故意挖坑讓張平鉆,是趙亦時的幾句話,保住了他脖子上的腦袋。

張平匆匆上前,也來不及行禮,就附在趙亦時耳邊。

“午後在清理嚴公公住處時,從床角的暗閣裏搜出了三份五年前的老奏章。”

趙亦時陡然變了臉色。

嚴如賢曾做過司禮監稟禮大太監,所有奏章都要通過他的篩選,才能呈到皇帝的龍案前。

“誰呈上來的奏章?上面寫的是什麽?”

“小的打聽不到這些,小的只知道陛下瞧見了,立刻召見麗妃娘娘。聽說麗妃娘娘離開的時候,臉上還掛著兩行淚,回去就……”

竟是如此!

趙亦時微微闔了下眼睛。

張平忙大聲道:“殿下,太醫說是怒急攻心,再加上昨兒一場大雨,著了些風寒,並無大礙,靜養幾日便好了。”

趙亦時袖子一甩,大步拾級而上。

到了暖閣,除了幾位太醫外,一旁還站著司禮監稟禮大太監袁飛。

袁飛的臉色不是很好看,泛著點灰白。

龍床前,王貴妃正服侍皇帝用藥。

皇後數年前病逝,皇帝沒有再封後,後宮一切事務都交由王貴妃處理。

“陛下,太孫殿下來瞧您了。”

“太子呢?”

趙亦時上前一步,“回陛下,父親腿腳不便,已經在來的路上。”

皇帝揮開王貴妃伸過來的手,“太孫留下,余下人都出去。”

“是。”

所有人退出暖閣,趙亦時拿起藥盞,先自己喝一口嘗嘗,才把調羹送到皇帝嘴邊。

皇帝擺擺手,下巴沖小幾上努了努,“你看看吧。”

小幾上靜靜的擺著三封奏章。

趙亦時放下藥盞,拿起其中一封,只寥寥幾眼,就怒從心頭起。

這封奏章是由前紹興知府丁漢所寫。

奏章彈劾寧波府知府李慎、溫州府知州李懷在稅銀上做手腳,七成上交歸國庫,三成中飽私囊。

李慎和李懷正是李興的兩個兒子。

“三成稅銀?”

永和帝把床板拍得砰砰直響,“他們也敢?”

趙亦時連忙心算了一筆賬。

江浙自古以來便是富庶之地,就算兩府一年上交稅銀五十萬兩,三成就是十五萬兩。

這十五萬兩李慎、李懷兩兄弟不敢獨吞,肯定還要一層一層往上孝敬,大頭應該是嚴如賢拿了。

沒有嚴如賢這把大傘護著,李家人的膽子絕不會大到戳破天。

第二封、第三封都是彈劾李家兩兄弟的。

“陛下,殺吧。”

趙亦時咬牙切齒道:“不殺,我趙家的江山定要毀在這些人的手裏。”

永和帝斜眼看著太孫,極為滿意的點了一下頭。

做皇帝就像行軍打仗一樣,該進攻就進攻,該撤退就撤退,該殺就殺,不能有半點拖泥帶水。

“浙江的官場那就勞太孫替朕亮一亮劍吧。”

“孫兒,領旨。”

“朕的身邊人。”

永和帝神情一肅,慢慢攥緊了拳頭,“就由朕自己動手吧!”

話音剛落,只聽外頭喊:“太子殿下到。”

永和帝話被打斷,臉上露出些不耐煩,“你這父親啊,什麽都要比別人慢一拍啊!”

趙亦時不知道如何接話,只有沉默。

“你退下吧。”

“陛下保重龍體,孫兒告退。”

趙亦時行完禮,躬身退出暖閣。

剛走到門檻外,正好看到太子被兩名內侍攙扶著下輦車,他忙走過去伸手:“父親小心些。”

趙彥洛站穩,喘了口氣,“太孫腳程真是快啊!”

趙亦時一怔。

趙彥洛深目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昨日大雨,太孫站在朱門裏,遲遲不見出來;今日陛下龍體不佳,太孫又是第一個到,真孝順。”

“父親,我……”

“知子莫若父,太孫就不必多說了。”

趙彥洛笑笑,由內侍扶著離開。

趙亦時只覺得一股寒氣從腳底竄起來,連血液都似乎被凍住了。

他慢慢轉過身,看著那道肥胖的身體艱難跨過門檻,一股委屈的情緒乍然而起,且來勢洶洶。

父親,你知道我要說什麽嗎?

我其實想告訴你,書生鬧事的事是陸時在後面推波助瀾,若是陛下問起,你要小心應對。

我其實還想告訴你,腳程快是怕被別人搶了先,許多的事情只有搶得快了,好處才會落到我們頭上。

我最想告訴你,我們父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可惜,你從來不肯耐下心來,聽一聽兒子的心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