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規定

晏三合是沒經歷過太多,但她卻聰明,腦筋轉幾個彎,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原因。

能領得起孩子的夫妻,家裏總有一點家產。

有家產的男人,就算正頭娘子不會生,左右也能再納個小妾回來,生個一男半女。

要是男孩也就算了,領回去養養熟,娶了媳婦,生了兒子,還能傳宗接代。

女孩領回去,不僅傳不了宗,接不了代,到了年歲,還得陪上一副嫁妝。

這虧本的買賣,沒有人會做。

晏三合:“那麽明月她們呢,怎麽就被領養了?”

“有男子沒那本事的,納十七八房小妾回來,照樣結不出瓜。”

慧如撥動佛珠,緩緩道:“這樣的人家,他們會在宗族裏挑一個出色的男孩,過繼到名下。

有了傳宗接代的人,家裏銀子又花不完,嫌膝下冷清的,這才會領養一兩個女孩兒,打發打發寂寞。

我們水月庵裏被領走的女孩兒,大部分都是這種情況。”

慧如:“這種事情除了天時地利外,還得講一個眼緣。”

晏三合:“那個叫明月的姑娘,被什麽樣的夫妻領走了,現在怎麽樣?她知道不知道靜塵去世的事?”

“領走明月的夫妻姓唐,是河間府的鄉紳,唐老爺是早年中舉的士子,三代單傳,到了他這一代,宗族裏已經沒有什麽人了。”

慧如:“唐太太也是獨女,還是唐老爺的表妹,唐老爺沒有納妾,兩人感情很好,那年來京城遊玩,到了我們水月庵,一眼就相中了明月。”

晏三合:“明月在那邊過得怎麽樣?”

“老尼姑我活了這麽一把年紀,再沒見過比明月還命好的人。”

慧如第一次發自肺腑地笑了。

“唐老爺、唐太太沒有從宗族裏過繼男孩,就把她當掌上明珠一樣養著,去年還給她招了個上門女婿。”

招上門女婿,就是舍不得女兒嫁去婆家受苦。

確實命好。

“靜塵知道嗎?”

“知道,唐老爺特意遣人來送了信。靜塵嘴上不說,但我瞧得出來,她心裏是高興的。”

慧如嘆了口氣道:“靜塵臨終前,叮囑我不必送信給明月,所以明月到現在都不知道她過世了。”

“為什麽不報喪?”晏三合問。

慧如:“進庵門,前塵往事不管;出庵門,佛門之事不問。靜塵說,讓那孩子好好過日子,比到她墳頭磕多少個頭,燒多少紙都強。”

“明月過得這麽好……”

晏三合沉吟片刻,道:“那就意味著靜塵的心魔不是她。”

“的確不可能是她。”

慧如感嘆道:“那孩子打小就乖,命又好,養到八歲,沒讓靜塵操過半點心。”

晏三合:“那第三件事呢?”

慧如斂了眼裏的光,認真回憶起來。

半盞茶過去了,一盞茶過去了,就在晏三合給自己倒第二盞茶的時候,慧如擰著眉,一臉為難道:

“晏姑娘,我竟一時想不出還有什麽特別的。”

“你與她在一個屋檐下十八年,擡頭不見低頭見。”

慧如無奈,“她就是本本分分,老老實實的一個人,話不多,不生事,每天念經,睡覺,睡覺,念經,沒什麽特別的。”

“那她為什麽死前要描眉畫眼?”

既然說不出,晏三合不得不舊事重提,“你又為什麽要把她的衣裳脫下來,把胭脂擦掉?”

慧如臉一白,陷入了長久的靜默。

晏三合一點也不急,慢悠悠地喝著茶。

水月庵就這麽大,就這麽些人,每天一起吃飯,念經,做功課,整整十八年的朝夕相處,竟然沒有幾件事可說?

這不合常理!

就沖靜塵死後,慧如的那些舉動……兩人之間就一定有些什麽。

“靜塵在水月庵呆了十八年,水月庵就是她的家,你們就是她的家人。”

晏三合冷冷道:“她的棺材合不上,時間一長,倒黴的是水月庵,還有水月庵裏所有的人。”

慧如老尼姑心裏咯噔一下,連忙開口。

“晏姑娘,出家人有出家人落葬的規矩,事死如事生,她生前皈依佛門,死後怎可描眉畫眼,穿衣打扮?這不合規矩。”

晏三合掃一眼她的表情。

“這個規矩誰定的?”

“沒有人定,是約定俗成。”

“你在撒謊!”

晏三合目光陡然一厲,“佛家不問因果,只論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什麽?”

慧如被她問得一噎。

“修下輩子還做個整天吃齋念佛的尼姑嗎?沒有這樣的道理吧?”

晏三合終於忍不住拔高了音量,“就算修下輩子還當尼姑,可總也要先入紅塵,再入佛門吧?”

慧如的臉,難看的像香爐裏的香灰,泛著一點白,泛著一點灰,還泛著一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