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你可以叫她前輩(第3/4頁)

舊傷未愈,又添新傷。

兩年前日本政府宣布排海計劃後,太平洋島國當即表示反對,批評說這將對它們造成又一次傷害。馬紹爾群島多次要求日方尋找替代方案,履行保護海洋環境的國際義務,不能繼續將太平洋當作核垃圾場。

後面一段背景音變成馬紹爾語,南易聽不懂,不過猜測應該是日本最近的動作刺激到馬紹爾人的神經,這才會有抗議的舉動。

抗議也是白抗議,日本往太平洋倒核廢水這事根本攔不住,就南易所知,美國是在馬紹爾群島進行過多次核試驗,英國在澳洲的島嶼進行的核試驗,法國在法屬波利尼西亞進行的核試驗,無一例外,這些地方都處在太平洋區域。

美國往海裏傾倒過大量的神經毒氣、芥子氣毒劑、化學毒劑爆炸物,及超過500噸放射性廢料;英國把四分之三的核廢料分兩次裝進儲藏罐傾入北大西洋的多個地點;蘇聯往北冰洋也沒少倒固體和液體核廢料;荷蘭、瑞士、德國、意大利、新西蘭、瑞典都有過類似案例。

日本早些年也往太平洋拋入過數千個核廢料集裝箱,早期的有核(電站)國可以說沒一個是幹凈的,大家褲襠裏都有屎,阿大別說阿二,往海裏倒已經是誰嘴裏都不說的潛規則,日本再倒幾次,誰也不能說個不字。

日本這次就是失策在核廢水積攢的太久,把自己放到聚光燈下,弄得人盡皆知,大家都看著呢,怎麽處理必須有個交代。

南易不清楚日本會不會排海,如果排又會在什麽時候排,如果排,南氏的一些產業就要做出調整,報國米轂、姜尚漁業、第三生物制藥等。

“小鬼子真無恥。”視頻播放完後,KiKi說道。

“向來如此,知道有個成語叫假道伐虢不?”

“嗯。”

“十九世紀,還在采用傳統、需要大量勞動力的種植園經濟發展模式的巴西在獨立之後,政府通過了《黃金法案》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結果就是黑奴被巴西解放後,許多人當即動身返回非洲,這就造成了巴西大量的勞動人口流失。

為了補充勞動力缺口,自然資源富饒的巴西決定效仿美國。為了能夠吸引大量移民過來,巴西極大地降低移民門檻。但是巴西在歐美國家招聘了一圈之後收效甚微。於是巴西又目光放到了亞洲。

1893年巴西的特使跑到紫禁城面見慈禧,想從咱們國家引進百萬移民,給出的條件極為苛刻:一是須加入巴西國籍;二是必須攜帶家眷同往,單身漢不得移民;三是必須為農工為業之人,無業遊民不收。當然,還要自願移民。

慈禧怎麽可能同意把自己家圈養的牛羊白白送給別人,巴西特使碰了一鼻子灰,一邊偷偷派人去南方私下招募,一邊把目光轉向日本,最終和日本簽訂了勞動移民合同。

日本當年正值明治維新時期,政府花大力氣推行工業化需要大量的土地。此時答應巴西的勞動移民計劃把農民送到巴西去種地,一是可以緩解工業擴大化的用地緊張問題,二是可以靠著勞動移民增加些外匯收入。

按照巴西和日本內閣簽訂的協議,從日本去巴西的移民只能從事基礎性的農業生產工作。日本移民在到了巴西之後,紛紛采取了抱團取暖的方式,共同組建了大型種植園。於是那些在日後成為農場主的日本移民,又開始從日本本土進行大量招工。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內閣的某些舉動,讓巴西感到不寒而栗。日本內閣雖然在法律上表示移民到巴西的日本人已經不再擁有日本國籍,但是卻不遠萬裏出錢給移民到巴西的日本人所在的地域修橋、鋪路、建學校。

甚至在巴西的一些社區,也出現了日本人自己組建的醫院和使用日語教材的日本人學校。

巴西在二戰期間加入了同盟國的陣營,那段時間巴西日裔吃了一點苦頭,二戰一結束,日本成了美國的小弟,在美國的精心調和之下,巴西和日本又重歸於好。

隨著日資企業在巴西境內越來越多,日本在巴西的投資範圍已經涵蓋高新技術、房地產、農業等諸多方面,當時,巴西境內的日裔已經在巴西生活了四十余年。

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日本移民的後代中,已經有人躋身於巴西的中上層,紛紛當上律師、醫生、工程師等職務。日本移民在巴西變為富人後,便開始按部就班地進入巴西政界。

從五六十年代開始,日本戰後新移民在巴西本土大量購入土地,日本政府也以政府的名義,每年大肆收購巴西南部的土地。日本政府在收購巴西土地的過程中,絲毫不在乎其購買的土地是否為荒地,也從不考慮經濟成本。”

南易說著,忽然又對KiKi笑道:“八年前,你父母有沒有在家裏大量囤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