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欣欣向榮(第2/3頁)

一爿店底子太薄弱,再改造也不能和名山大川相提並論,只能在人文上多下功夫,以法律為準繩,滿足遊客內心無法訴諸於口的欲望。

南易一行,路過每一座山頭都會停下來查看一下樹木的生長和土地水土保持情況,速生林有利有弊,對一爿店來說只能是一個過渡,控制節奏有序砍伐,並補種其他樹苗,比如紅豆杉、金絲楠。

一爿店未來會何去何從說不好,南易準備給往下數三代的一爿店人留下一絲火種,讓他們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藏富於林,時機一到可自取。

“馬書記,我看這片山頭適合靈芝生長,可以搞一點野生的靈芝孢子試試秋種,看看能不能長起來。再去搞點野菜的種子,苦苣、灰灰、薺菜、野蒜、車前草、五葉、地衣、烏龍頭,只要能活都種上。

愛國路的路口搞一個門樓,上面寫上對聯,上聯愛黨愛國愛人民,下聯吃山吃水吃自然,原生態,不用化肥農藥會是我們一爿店的招牌,金黃金黃的洋芋蛋兒就該賣上黃金價,不要和一毛兩毛的批發價為伍。”

“門樓需要金碧輝煌嗎?”

南易搖頭,“不要,古樸、厚重,又要讓誰都能看出來成本不高。”

一路走,南易不時提出意見和建議,等進了村子,他又緊著去查看生物肥的漚肥場和生物農藥的培養池,一爿店的生物農藥主要走昆蟲病毒、轉基因生物和天敵三條路子,前兩項由神農南糧提供,天敵自行培養。

在培養池裏,南易捏起一只花大姐七星瓢蟲,手指輕輕用力,花大姐立即在六條足上的各關節中間,滲出一種黃色汁液,湊近聞一聞,一股辛辣的臭味鉆進鼻孔,很上頭,也讓人升起厭煩之感。

把花大姐放掉,南易用泥搓了搓手指,轉臉對馬海龍說道:“馬書記,選出照顧這些寶貝的村民了嗎?”

“選好了,兩個讀過高中的姑娘,跟專家學得很認真。”

“嗯,等到了秋天,多給花大姐準備花粉,秋季很重要,在這個季節繁殖,正好可以成為越冬代成蟲,壽命會長三倍。”南易說著,打量一下培養池的防護網,“進進出出也要注意,我們現在是在養蠱,優勝劣汰,只有選出最優的成蟲才能往外放養,千萬別讓它們跑出去。”

“專家有交代,這裏不讓其他村民靠近,只有兩個姑娘能進出。”

“哈哈,我們這不是進來了。”南易笑著擺了擺手,“我們也出去吧,以後不能進來了,帶頭壞規矩不好。”

生物肥池、菌類培養窯、雞鴨鵝窯、藥材培養棚,一個個點過去,到羊圈的時候,村民正在給羊喂精料,紫花苜蓿添加大麥芽、何首烏、蒼術、海藻,來到明星一號的走地豬喂食點遠處用望遠鏡觀察,看到豬吃的更好,西瓜配人參片,喝的是花雕和酸梅湯的混合液。

花雕是好花雕,酸梅湯是鮮榨的,不是工業酸梅粉。

豬精貴,除了飼養員,豬山一帶是不讓旁人靠近的,人身上太臟,怕有病菌傳染給豬,這還是放養的,如果是集約化養殖,防疫措施會更嚴格。墾殖集團的養豬場就有經過嚴格消毒且隔離一周才能靠近豬舍五十米範圍的要求,平時都是概不招待參觀、考察。

觀明星豬的食物,就知道它們比一般豬更加精貴,吃飽遠離食槽的明星豬又來到新的食槽吃淫羊藿、韭菜和生雞蛋混合的精料,等吃完,立馬會有白大褂圍上豬,抱住大豬頭,對豬鼻、牙口、豬耳一通檢查,接著就是全身,甚至隱私部位也不放過。

這批明星豬代號1888,顧名思義,將來出欄的時候一市斤肉要賣到1888元,不愁賣,根本不愁賣,每頭豬的耳朵上都有標識環,指出它們會進哪個人的肚子。

不消說,是靠南易刷臉賣出去的,不過他相信只需要刷一次臉,下一回買家們會搶著要。

1888的養殖方式並不是第一次試驗,而是一種已經成熟的方式,它的肉會有濃重的豬味,非常之鮮美,且對身體有不錯的滋補作用,又能增強那方面的能力,是不可多得的滋補美食。

看過豬,南易一行又去了菜園子,用來吃的菜一壟接一壟,涇渭分明,線下偷菜園則是一格一格,顏色和形狀對比分明的菜種在同一塊菜地裏,這種菜地一共有九塊。

時機成熟,是時候邀請一幫明星來玩線下偷菜,然後一個網友巧遇拍下傳到網上,等一爿店名聲在外,綜藝節目《向往的農村》上線。

看過菜地,又去了水庫。

大壩已經建成,水電機組也已安裝,只是水庫的蓄水不足,還不到能發電的時候。

在水庫的深處、山麓間,一個工程隊在建“上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