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崇高目標(第2/2頁)

有了水就能種樹,在所有的山頭種上速生林,水杉、紅杉、楊柳、泡桐、落葉松,再撒上灌木和草的種子,不出三年,目之所及都會變成郁郁蔥蔥。

有了樹就能蓄水,我跟村裏的老人聊過,一爿店的降雨量其實不算少,只是因為土壤結構和地形的關系,水很快會流走滲透到地底下,很難留住。”

南易又指向東南面,“按照地形和以往的降雨角度來看,那裏是最容易形成小溪的,那一片多種草少種樹,引進一些馬鹿和白臀鹿放養在那裏,到時候風景一定會非常優美。

邊上再種上虞美人、三色堇、大濱菊,春夏秋三季都可以看到花海,風景美,自然就會吸引遊客過來,遊客只要來,免不了要吃飯買點土特產,村裏可以增加收入,而且,一爿店出名了,種植的農作物也容易形成品牌。”

南易接著又指向正南面的山谷處,“那裏以後叫藥王谷,把村裏所有的族譜都找出來往前翻,看看能不能翻出一個神醫的祖先來,不是神醫也行,只要是個大夫。

翻不出來就現編,把縣志借回來,查查哪個名醫說不清楚籍貫事跡的,請回來當祖宗。

我已經看過,藥王谷適合種當歸和黨參,當歸用途廣泛,藥性甘、辛、溫,補血的方子裏基本都會開它,只要種得好,根本不愁賣。愁賣也沒關系,我有認識人,開口求一句,總能賣掉的。

山麓那裏可以建一個藥王觀,先找人按照殘垣斷壁的古跡建……”

南易洋洋灑灑地把他對一爿店的規劃都說了出來,把馬海龍聽的那叫一個兩眼放光,向往了一會“好日子”,他又回到了現實。

“南教授,要按照你說的做,需要很多錢。”

“錢不是問題,你也知道,這次我是帶著錢來的。”南易看向馬海龍的臉,“嚴格說起來,我不是過來扶貧的,我出錢,村裏的村民出力,我們一起改變一爿店的落後面貌。

等一爿店的日子變好,我要收回花在這裏的錢,而且是連本帶利,接下去我還要去二爿店、三爿店……國內的貧困村還有不少,在有限的時間裏,我想讓更多的貧困村脫貧致富。

鄧公曾經說過,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

1977年,我主動成為一名知青,響應號召,深入農村,去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那時候我還年少,除了有把子蠻力可以幹農活,其他的什麽也幹不了。

所以,恢復高考後,我考進大學深造,畢業之後又輾轉去了國外,一邊在國外工作,一邊做生意,一邊繼續學習國外先進的經濟理論和實踐。

用了十幾年,我成了先富起來的那一撥人,不愁吃穿,也沒什麽後顧之憂,現在,我回到農村,準備用我學到的知識,來履行我應盡的義務,我要把一爿店建設成西北江南。”

南易的話,令馬海龍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