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擴張之罪(第2/5頁)

當年,陳國文只能被南易帶著來紙牌屋,來了也只能在角落裏坐坐,現在,他卻能堂而皇之地坐到牌桌上,與其他富豪切磋牌技。

“鄭生、關生、陳生,哪位手氣好?”

“阿關今天的手氣最好,贏了八十幾蚊。”鄭鯊膽理了理手裏的牌,擡眼說道:“南教授今天怎麽有空過來?”

“中文大學邀請我明天過去講座,主題是如何以馬克思理論推翻壓在香塂市民頭上的資本主義大山。”

鄭鯊膽大笑道:“哈哈哈,南生還是這麽風趣,說到大山,你們南家就有一座,準備幾時推翻?”

方夢音退休之後,方氏集團在台面上的站台人是南若瓊,她在國外的經歷不好查,保良局孤兒院的出身卻瞞不住有心人,所以,出名之後,面對媒體采訪,她都是大方承認自己的出身。

姓南,能接方氏集團的班,對方氏集團有所了解的富豪們很容易就把南若瓊和南易聯系在一起,大多數人猜測方氏集團其實從頭到尾都是“南”氏集團,不然為什麽不是有在外面走動的南易接班,而是另外一個不為人知的南姓人。

對南易的真實實力,他們也有所猜測,只是除了李銅板,其他人根本摸不到頭緒。不過,僅僅是暴露在外的趙詩賢和陳國文已經讓他們側目,沿著陳國文挖下去,跳出來的南陳村更是讓他們咋舌。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陳氏一脈的企業真不要太多,個個低調,讓人摸不清實力,只能通過納稅金額窺探一斑,但是稍微捋一捋,在先入為主的前提下,很容易認定南陳村和南易脫不了幹系。

風格太港式了,除了南陳建築,其他企業與銀行之間都不存在借貸關系,妥妥的港式發展風格,都喜歡低負債經營,何況南易之前稱呼陳國文為“國文叔”,只是後來為了回避輩分問題,才在大家面前改稱“陳生”。

像鄭鯊膽之前還把南易當成晚輩對待,中間會隔著一個方夢音,現在直接就是平輩論交。

南易搖頭,“自己家的不推。”

“李銅板最大只,推他。”

南易掃了一眼門口,發現李銅板來了,便故意說道:“既然鄭生這麽說,那就推李生,李半城的名號世人皆知,目標大。”

李銅板蹣跚著腳步來到牌桌前,“南生,要推我什麽?”

“李生。”南易上前把李銅板攙扶到椅子上坐下,“我和鄭生說要鬥地主,鄭生提議鬥你。”

“我的資產都是地皮、碼頭,不好分,還是鬥鯊膽,都是黃金珠寶,容易分。”李銅板不以為忤,反而湊趣道。

幾人關於大山和地主的話題扯了幾句,隨即,在一副牌結束之後,李銅板也加入了牌局,南易站在邊上看了兩副牌,就到邊上坐著。

大約八點,楊爭氣來了,不是一個人,他身邊還跟著一位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許馬仕,南易沒見過真身,但對他知之甚詳。

當年,陳睿武挖許馬仕跳槽,雙方合作開發珠鳥花園,這個項目一炮而紅,許馬仕有了創業的資本,之後,陳睿武扶持許馬仕成立天帝公司,南陳建築只占股20%,並且從不插手公司的事務。

許馬仕有了資本,後面又有人扶持,從獨立後的第一個項目金璧花園開始,拿下地之後先掘地三尺,把周邊環境、氛圍打造得讓人眼前一亮,從內心去征服購房者。

繼續采用珠鳥花園的小戶型、低總價的“短、平、快”的發展模式,並采用高規格的設計、重包裝、大手筆的營銷。不懂營銷的人不知道是咋回事,說白了,盡是虛的東西,就是以四兩撥千斤。

房子還沒蓋,首期規劃的323多套房子一搶而空,一套房子總價約25萬左右,8000萬的現金流就這麽到手。

這種模式被許馬仕用得爐火純青,當時,許馬仕創造了“當年征地、當年報建、當年動工、當年竣工、當年售罄、當年入住、當年收益”的記錄,是國內房地產開發史上的一個奇跡。

有了這個奇跡,許馬仕將金璧花園一直開發到五期,完全打造成為羊城的明星樓盤。就這樣,僅僅三年時間,天帝就進入羊城房地產前十名,從此,天帝走上了“大躍進”式的發展之路。

天帝地產的基因就是許馬仕的個性,在珠鳥花園已經烙下,並且幾乎沒有改變,急流勇進、重包裝不務實、誇張運行、營銷手法超前、講究效率第一等等。

許馬仕眼光超前是毋庸置疑的,但過於豪橫也是一種膨脹。2000年,天帝已經成為一家實力雄厚的房企,許馬仕發起了儲備人才和儲備地塊的兩儲策略。

最典型的例子,一個工程總監,誇張地配備8個副總監。當然,前期他順風順水,整個天帝的人都支持他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