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冰島Style(第3/4頁)

不小心沾到白菜湯汁的可以列為二等品,沾到紅燒肉湯汁的可以列為一等品,掉進廁所又撈出來接著用的,那就不得了了,完全可以列為稀世珍品,不炒到10萬元以上,只能說你們非常失敗,根本沒把經濟學明白。”

嚴肅的課堂被南易搞成了單口相聲,學生們幾分鐘就要大笑一次,一個個不是把肚子笑痛,就是笑成肝顫。

為了不讓學生們笑出病來,接下去的內容,南易稍微往刻板的方向挪了挪。

“漁業私有化之後,冰島的漁民迎來了美好時代,不少漁民把配額一賣,憑空得到大筆的財富,而其中早期做得比較好的漁民,一夜之間便成了千萬富翁。

突如其來的財富,改變了冰島的整個社會,全世界的人都一樣,一旦財富自由,都舍得往自己的孩子身上砸錢,讓孩子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

所以,七十年代之後,冰島的新生代大部分經過高等教育,甚至博士的教育都達到普及的程度,畢竟人口少,到今年才堪堪突破30萬,某個人某天拉稀,都會導致冰島人的平均體重往下降幾個點。

高等教育的普及又引出一個新問題,冰島就那麽點,沒有多少工礦企業,也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總不能讓畢業的大學生、研究生全部回到船上捕魚。

而在此之前,漁業私有化讓冰島人見識到了金融的魅力,只是制定一個規則,就能無中生有,於是,冰島大部分人有了一個共識,讓有文化的年輕人去搞金融,畢竟金融可以不限於狹小的冰島。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冰島人的祖先維京人體內本就富含冒險因子,搞金融就是冒險,冰島人真是不要太適合搞金融。”

南易又在黑板上寫下一個名字“戴維·奧德森”,並在名字下面畫了一道橫線,“戴維·奧德森,年輕的時候非常迷戀《自由經濟學》,秉承經濟自由主義,倡導經濟完全由市場決定,政府不要做任何幹預。

奧德森在1976年於冰島大學法學系畢業,隨即從政,他於1982-1991年間任雷克雅未克市市長,之後任冰島總理,在政治主張上,他反對歐盟,主張融入北約,是美帝國主義的鐵杆粉絲。

自從他上台,他就把整個冰島當成了實驗對象,實驗他一直迷戀的自由經濟學,把為數不多的工業私有化,並在四年前,把銀行也給私有化。”

南易指了指黑板上最開始寫下的三家銀行的名字,“三年前,也就是2003年,冰島銀行、新克伊普辛銀行、新冰島國民銀行這三家銀行開始進入華爾街,管理層和貝爾斯登、雷曼兄弟、高盛、摩根的銀行家們,坐在華爾街的辦公室裏,抽著雪茄,喝著咖啡,大談世界經濟。

據我所知,2000年之前,冰島的大學裏,教授金融知識的老師群體,大多只是在學校裏汲取到的知識,肚子裏的知識儲備相當之豐富,比如說到計劃經濟,他們可以從十幾個大點,數百個小點,頭頭是道地講解計劃經濟的理論和運行原理,但你要是問他們供銷社幾點開門,商品大概是怎麽陳列的,他們會搖搖頭,坦率地告訴你不知道。

比較新的知識點,大多都是引進哈佛商學院裏總結的商業案例,引進的方式裏面,有一種叫層層外包,實際在一線負責收集和總結的人員其實是哈佛的學生。

我侄女曾經做過這種外包,挺掙錢的,一個暑假可以掙2000多美元……啊,對了,我侄女是學化學的。”

再次喧鬧!

“上面一段只是玩笑,我只是想讓你們清楚,冰島銀行的金融精英不能和華爾街的相提並論,一個是在實踐中總結理論,一個是拐了三四道彎學習前者總結出來的理論。

如同我和你們當中的某些同學坐在一起,喝著龍井,熱熱鬧鬧地探討扮演南易的技巧,也許會有同學點評我的演技,啊,南老師你的表演太生澀,說話時的眼神不對,南易的眼神應該是這樣的……”

“哈哈哈,哎呀,不行了,我不能再笑了,哈哈哈……”

“南老師不去說相聲可惜了。”

“南老師要是說相聲,我天天去捧場。”

“……”

“和華爾街大佬搭上線後,冰島精英們猶如醍醐灌頂般取到了真經,哇哦,原來搞金融就是搞投機啊,大徹大悟的精英們回到冰島就開始鼓吹他們認知中的華爾街模式,並喊出把冰島打造成歐洲金融中心的口號。

口號很大,也挺鼓舞人心,但精英就是精英,他們其實心知肚明冰島沒法和華爾街比較,很多業務華爾街可以做,冰島卻不行,所以,不管冰島的銀行提供的服務聽著多天花亂墜,它們的核心業務其實就是避稅。

避稅絕對是歐洲不少富人的剛需,而冰島之所以能從眾多避稅天堂中脫穎而出,是因為冰島的銀行與華爾街的投行有戰略合作協議,不管冰島的銀行錢從哪裏來,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流入華爾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