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格格的戒指(第2/4頁)

繞上一圈,和幾個面熟的釣友搭訕幾句,友好是相互的,南易會做,大多數釣友也會做,多是消磨時間,享受一下奮力拎竿的樂趣,當成進貨的只在少數。

南易每年往池塘裏補一次魚苗,春節前讓村裏來拖一次網,他從不過問魚獲怎麽處理。

經過一個個釣位,南易來到一片綠草茂密的塘堤,放下背上的鋤頭,鋤掉浮草,鋤下來的草扔到塘面,一會兒的工夫,草魚聞著味冒著泡泡圍上來啃食。

一番巡視,回到釣台,正想著和巖振華嘮嘮嗑,褲兜裏的手機嗡嗡作響。

拿出來一看,宮雪打來的。

“幸福姐,有事?”

“《北漂》劇組出事了,你最好來一下。”

南易一聽,眉頭蹙起。

一般劇組出點什麽事,哪怕是意外死人,宮雪都不必出面,望北影視內部就能處理,現在聽這意思,不但宮雪出面了,還要讓他出面,不是事天大,就是涉及很麻煩的人。

“說說。”

“白飛飛的戒指丟了,花了20萬歐元在巴黎買的。”

“有懷疑對象?”

貴重物品丟失,正常流程是劇組內自己先找,能找到最好,找不到報警,不用告訴他。

“王樂來過。”

“王爍叠他兒子?”

“嗯。”

“然後呢?”

“劇組找了一圈,在林莎的包裏找到了。”

“知道了,我現在過去。”

林莎,不知名的小演員,演技不值一提,家世也普通,但長得還可以,被一個叫張玉泉的人視為天仙,撒錢猛追,最終抱得美人歸。

戒指在林莎的包裏發現,這個事情就可大可小了,林莎沒什麽,張玉泉很要緊,在外人的眼裏,他是一位煤老板,在望北影視的眼裏,他可是最佳投資人群體中的代表。

前兩年,國內的煤價猛升,挖煤的從小富變成暴富,錢多到放在床底發黴,上4S店買車用來配衣服,上夜總會小費一給就是五公分,要是遇見不對付的人戧起來,砸出十幾公分也不在少數。

錢,不值錢,多挖幾鍬煤的事。

奢靡浪蕩的生活,過上一段時間也就膩了,那叫一個空虛寂寞冷,高處不勝寒,不行,得有點追求。

於是,各樓盤售房處,疊著千紙鶴,系起了紅腰帶,載歌載舞,唱起了《好運來》。

雖然前面已經有浙南過來的溫市炒房團,大客戶,妥妥的大客戶,但是這幫人粘上毛就能文體兩開花,太他媽精了,想拿下他們要費老鼻子勁。

哪像北邊三路大軍,一路走,一路掉煤渣,看著有點埋汰,但是只要他們一開口,恨不得把他們當親爹供著。

最北邊的一路會指著樓盤沙盤說“這一溜溜,還有這一溜溜”,論棟買;西北的一路會說“額說這一片片”,一氣就是兩三棟;華北的稍微麻煩點,東一套西一套,要的就是一個小區醋香飄逸。

金屋買了,就算哪一天煤挖完了,也有家產可以用來傳家,不過那是幾十年後該考慮的事,眼麽前該做的是往金屋裏塞幾個阿嬌。

這不,煤老板把目光瞄向了影視圈,帶資進組從傳奇故事變成隨處可見。

圈裏過去為了找點投資到處求人的苦哈哈搖起來了,陪著煤老板上夜總會喝杯酒,下茜美子洗個腳,幾百萬的投資立馬到手,構思了好幾年的故事終於可以把它拍出來。

一開始,初心尚在,劇組雖說花錢如流水,但錢的的確確花在制作上。

時間一久,大家琢磨過味來了,這幫煤老板就不是奔著掙錢來的,這下,影視圈來了一個局限在圈內的通貨膨脹,不管啥玩意的價格都翻著倍往上漲,同時,也多出來不少開支名目,制作團隊要花八成精力用來雕琢賬本,只有兩成花在劇本打磨上。

也是在這兩年,多出不少打一開始就沒打算搬上熒幕或播出的影視劇,也有了一些戲拍了十幾部戲,觀眾卻不認識的演員。

在這股亂象中,也有一些清流,望北影視就是其中之一。

從2002年開始,望北影視的娛樂營銷事業部“馬路天使”就和煤老板群體接觸,通過敏銳的嗅覺發現煤老板的真正需求,大力開展了帶資進組業務,並且業務多樣化。

可以按照煤老板的預算組建劇組班底,預算多精心制作,並啟用大牌,出去搞宣傳的時候,還可以把“帶資人”帶上;預算少,也可以配合演一場“劇組拍戲”的戲,保證可以逗得“阿嬌”花枝亂顫,對金主傾心不已。

在望北影視就有不少打上“網劇”標簽的影視劇扔在倉庫裏,如果參演的演員中後來有爆火的,再去找視頻平台談授權,如果沒有,一股腦打包賣出去。

這幾年,望北影視和煤老板合作得非常愉快,帶著投資念頭,又舍得砸重金的煤老板,望北影視不但騰出地方給對方“抱得美人歸”,還尊重對方的投資,用心拍戲,讓對方能拿到不算豐厚的回報,以及給臉上沾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