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金融海嘯呼之欲出(第4/5頁)

趙詩賢人在曼谷,卻在遠程操控著莫斯科的操盤團隊,她的辦公室墻面上掛著十二個液晶顯示器,亞洲地區的幾個主要股市、外匯行情都有顯示,她的嘴裏不時地發出指令。

她在吃的只是小點心,正餐從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準備,一直到今年一月份,她還從泰國的銀行借入價值50億美元的一年期泰銖,同時在遠期市場沽空了大約價值20億美元的泰銖。

南國銀行放款,她又借款,一放一借,都會產生豐厚的利潤。

此時美國的美元利率在96年整整一年都維持在5.25%的年化水平,但在泰國,由於經濟過熱帶來的通貨膨脹的威脅,一年期的利率通常維持在8%到10%以上,更有意思的是,每個銀行的利率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在10%以上。

這種情況直接引發的後果就是套利的熱錢巨多,即便是泰國本地的商業銀行也非常樂意從海外借入利率比泰銖低至少3到5個百分點的美元、日元,亦或者馬克在市場上拋售,然後變成泰銖進行放貸。

海外借款總額超過1萬億美元,其中95%以上是不到一年期的短期貸款,也就意味著,當泰銖幣值出現不穩的時候,這些熱錢會在第一時間逃離泰國,到時候整個泰國將變成廢墟。

這種危機自然不會沒人看得到,實際上泰國央行已經發現了問題,此刻泰國央行行長倫差·瑪拉甲暖正和盟友開電話會議,討論如何聯手面對國際金融機構對泰銖的沖擊。

“銀行系統方面的情況如何?”

發問的是李家坡金管局董事會主席胡賜道,比起市場上大量的泰銖賣空,他更關心泰國銀行體系的信用狀況。

和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央行不同,李家坡金管局並不是靠利率的升降來影響金融,而是利用外幣匯兌機制在坡幣市場進行調控。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此時的李家坡金管局並不具備發行貨幣的權責,自然也無法改變市場流通性的增量,它只能通過改變存量的形式來改變整個社會流通性,進而影響整個金融市場,因此李家坡金管局在一定程度上對外匯市場的掌控超過其他國家的央行。

胡賜道並不擔心外匯市場上的拋售,因為聯合李家坡金管局和泰國銀行兩家的資金,足以應付目前的局面。但是,胡賜道深知城堡最容易從內部攻破,泰國目前的經濟形勢並不樂觀,風傳其銀行系統和金融公司的經營狀況極其惡劣,甚至有傳聞說某些大型銀行已經瀕臨破產的邊緣。

就在上個月,評級機構穆迪公司將泰國大城、京都、泰國軍人三家大銀行的信用級別由A2降到A3級,降到極度危險的B1級。評級落入垃圾區間意味著國際融資市場對泰國人關上大門。

如果不能解決銀行系統的問題,即便泰國政府在匯市上抵抗住打擊,但銀行系統因此崩潰,依然會導致資金的瘋狂外逃,繼而就是新一輪的打擊。

“這個問題,我已經和總理、財政部部長商討過,不久之後就會出台新的政策,將銀行壞賬的保證金進一步上調。”瑪拉甲暖信誓旦旦地說道。

事實上,除了李家坡,東南亞地區的央行都將注意力集中在泰銖身上,他們非常清楚,一旦泰銖沒頂住,那麽下一個就是他們其中之一,亦或者全部。

對於國際遊資,尤其是以對沖基金為首的熱錢帶來的巨大危害,這些央行的官員都一清二楚,遠有整個歐洲,近有兩年前的南美洲,慘烈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只是他們沒想到,危機這麽快就來到東南亞。

“可以透露一下泰國銀行在遠期外匯合約上的頭寸嗎?”

這次發問的是香塂金管局局長任一招,他代表香塂參加這次電話會議。

“咳咳……”

盡管早已做好會被問到這個問題的心理準備,但當真被問到,瑪拉甲暖還是顯得有點尷尬,還好是電話會議,其他人並不能看到他的表情,尷尬了一會,等舒緩好情緒,他才說道:“頭寸與我們賣出的美元基本持平,數量是50億美元。”

由於要應付在現匯市場的賣盤,泰國銀行必須在現匯市場以美元買入泰銖,而出於保值的考慮,他們要在遠期市場買入美元合約,這就和國際炒家形成了對手盤。

做空泰銖的這一方則是在現匯市場賣出泰銖,在遠期合約上賣空泰銖合約,給泰國方面施加雙重壓力。這種遠期合約交易的地點不固定,有的在倫敦,有的在紐約,也有的在李家坡。

而根據李家坡交易所傳來的消息,這段時間在亞洲貨幣的遠期外匯市場,每天交易總值高達60億美元,關於泰銖的成交量增長最快,也就意味著目前國際遊資進攻的主力就是泰國。

瑪拉甲暖不等其他人再次發問,搶先說道:“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嚴密監控市場的動向,特別是遠期匯市,如果出現巨額拋售,我們要在第一時間注意現匯市場,到時,希望各國能夠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