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重金求子(第3/4頁)

所以不管是在手裏放了許久沒有產生效益的內部職工股,還是被畫得比較早的公司職工股,對於見識有一定局限、手又有點緊且自家知道自家事的內部職工而言,盡快把手裏的股票賣出去,不去做上市之後翻好幾倍的夢,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通常公司職工股可以在新股上市半年後安排上市流通,內部職工股等待的時間要更長一點,也許一年,也許兩三年,也許等不到上市流通的那一天,有的企業或許會按照1.5倍的價格回購,有的可能不了了之。

總而言之,不管是什麽類型的職工股,都有砸在手裏的可能,其中就充滿著賭性。

南易現在要做的就是從待上市企業名單裏,找出可賭性比較強的企業,然後從一級半市場或者直接從內部職工手裏收購他們的股票。

篩選了好一會,南易圈出格力集團旗下的格力電器、藍田股份、祥龍電業、東阿阿膠等幾個企業的名字,篩選的條件倒不是取決於他對某家企業耳熟能詳,企業一直能活到二十幾年後,而是觀其能否匹配證監會剛發布不久的規定——上市公司須連續三年凈資產收益率在10%以上,方可享有配股權。

南易要分析的就是某一家企業是否已經具備完成規定的“客觀條件”,或者不缺乏努力的動力與狠心,上市企業只要財報漂亮,在一段時間內,股價不會太差。

配股權究竟是何種權利無需多言,反正對企業的廠辦領導班子而言是能帶去實在個人利益的好權利,他們對此會虎視眈眈,想盡一切辦法完成要求。

至於辦法有不少,一是虛增出一筆利潤,白交33%的所得稅,七算八算之下,凈利潤堪堪滿足10%凈資產收益率的要求,少了不行,完不成指標,多了也不行,太引人注目。

二是左手賣右手,把自己的產品加價賣給自己,也可以提高收益率。

三是剝離和注入,這種方式適合上面有母公司的,把虧損資產剝離給母公司,然後或“或者”母公司注入一筆優良資產。

國企之間劃轉不會比銀行轉賬麻煩,只要母公司或地方國資委發一道文件,就可以靈活地在各國企之間隨意劃轉。

南易肚子裏還能想到四五六七八,所以他不用太麻煩地去分析一家企業的真實盈利能力,只需要豎起耳朵聽聽對方會不會唱《勇氣》,敢不敢面對怪獸六眼飛魚。

當然,如果企業的真實盈利能力不錯,那就更好了。

對著圈出來的名單,南易斟酌了好一會後,把虎崽三人叫到身前,向三人闡述一下他即將對職工股的操作,“我拿出90萬,你們三個還有文琴一人拿出15萬,一共籌集150萬。

其中20萬拿出來當做對圈起來的企業做摸底調查的預算,企業經營情況,企業領導的口碑、家庭構成、花邊新聞,還有職工對自家企業的看法等等,預算之內盡可能調查得詳細一點。

剩下的130萬就是用來買職工股的本錢,調查就不用我們自己去執行了,找外面的咨詢公司或其他有市場調查業務的公司,找小公司,剛成立,手裏沒什麽錢,等米下鍋的這種。

這種公司往往對自己的業務沒有明確的定位,只要有我們這種傻帽願意給錢,他們隨時可以新增服務項目。”

南易說著,看向虎崽,“虎崽,這件事你去辦,把我剛才說的調查細則要求換一種方式告訴對方,還有,談合同的時候,訂金盡量往低壓,給得太多,容易多生波折,按進度給錢,別讓人家忽悠了。

現在是個人都能開公司,調查過程中我們監控不了,等調查報告出來,一切都晚了,所以啊,多跑幾家,盡量找一家靠譜的。”

“南生,要不要讓調查公司在指定城市的指定地點拍照發給我們?”虎崽說道。

南易擺擺手,“沒什麽用,有照片只能證明人到過那裏,調查是不是認真,我們在看到調查報告之前無從確認,還是得在篩選的時候多下功夫。沒轍,咱們幾個人的小投資,預算有限,根本請不起自己的調查公司,只能賭下運氣。

二十萬不多不少,差旅費、調查中需要的獲得信息成本,雜七雜八加起來,一家小公司只要懂得節約和調查技巧,哪怕是飛來飛去,一半綽綽有余,讓我來做,我可以把毛利控制在十二三萬。

咱們這一單對小公司來說不算小單,希望你能篩出正經公司接單吧。”

南易上輩子是從小公司一步步走過來的,每一階段都會接觸不少同階段的創業者,會坑蒙拐騙的只是少數,大多數都是玩越級挑戰,明明一樁業務要承接非常勉強,但為了賺錢依然會咬牙接下。

大多數時候,根本沒能力交付出客戶滿意的成果,不是含糊過去就是要被扣點錢,走到撕破臉、打官司這步的倒是不多,生意人嘛,懂得妥協,懂得兩害相權取其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