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蟑螂效應(第2/5頁)

今年,國際外匯市場出現逆轉,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由貶轉升,泰銖跟隨美元大幅升值,對出口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1991-1995年,泰國出口平均年增長率為18.17%,到了當下,已經有大幅度下滑的趨勢。

實際上,即使沒有美元匯率逆轉的因素,長期實行釘住制度也會削弱企業的出口競爭力。也就是說,釘住制度屏蔽了匯率風險,再加上人為低估本幣,使外貿企業形成低價依賴,失去競爭激勵。

泰國經濟主要是靠出口帶動的,出口下降導致泰國經常項目逆差迅速擴大。20世紀90年代初,泰國就出現了經常項目赤字,今年已經達到115億美元,占GDP8.3%,比墨西哥去年發生金融危機之前的7.2%還要高。

在一般情況下,當一國經常賬戶出現逆差時,外匯市場會通過匯率水平的自動調整,使本幣貶值,從而降低本國商品的出口成本,增加出口,實現國際收支平衡。

但在釘住制度下,由於泰銖匯價被人為固定,失去了對國際收支的調節功能。

面對不斷擴大的經常賬戶赤字,泰國政府不得不加快資本市場開放步伐,通過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包括外匯自由化政策和高利率政策,吸引國外資本大量流入。

泰國在資本賬戶開放方面,采取了兩項重要的措施,一是開放了離岸金融業務,推出了曼谷國際金融安排(BIBF)。

在此框架下,泰國央行向15家泰國商業銀行,35家外國商業銀行的泰國分行發放了BIBF的經營許可證,凡獲批準的商業銀行均可從國外吸收存款和借款,然後在泰國OUT-IN和外國OUT-OUT以外幣形式貸款。

二是泰國允許非居民在泰國商業銀行開立泰銖賬戶,進行存款或借款,並可以自由兌換。到目前為止,泰國還未開放的資本項目已然不多。

為了彌補經常項目的巨額逆差,泰國還大舉借入外債,不僅外債規模迅速擴大,而且外債結構嚴重失衡。

1992年泰國外債為396億美元,今年增加到75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50%,平均每一個泰國人負擔外債1560美元。其中,短期外債占45%左右。

並且,私人部門大量境外舉債,企業與銀行機構的資產負債結構幣種錯配,而且以外幣短期債務為主,用於本國非貿易部門尤其是房地產的長期投資。當泰國貨幣被迫貶值而利率上升時,債務負擔加重,引發了流動性和清償力問題。

釘住制度實際上是一種由政府提供的匯率風險的隱含擔保,在這一制度安排下,泰國政府為本國企業、金融機構、投資者,以及國際債權人等提供了匯率風險的隱含擔保。

由於釘住制度屏蔽了匯率風險,引起投機性資本大量流入。1989年,外國私人資本面向泰國的流出與流入分別在l000億泰銖左右,1994年分別達到15000億泰銖左右,4年間增加了10多倍。

並且,在這些資本中,短期資本占比較大、增長較快。

今年年初至今,非居民泰銖存款、經由BIBF的企業短期美元借款、股票市場的國外投資等急劇增加。

由於出口大幅下跌,泰國經濟增長明顯放緩。此時,需要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降低利率來刺激經濟增長。但是,由於泰銖正面臨著巨大的貶值壓力,為了維持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泰國央行被迫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繼續提高利率。

泰銖存貸款利率平均達到15%,為當時亞洲地區最高水平,超過國際平均水平的兩倍。

高利率政策進一步抑制了投資和消費,加劇了經濟衰退,並使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情況進一步惡化,使風雨飄搖的泰國經濟雪上加霜。進一步增加了泰銖貶值的壓力,為國際投機者提供了可乘之機。

全球股市散戶幾萬萬,其中不乏聰明人,他們不但會探聽內幕消息,還會時刻關注一國乃至國際財經新聞,一旦發生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他們往往可以比其他散戶早幾個小時甚至是幾天得知消息。

在一間破屋裏,他們總能先人一步發現四下亂爬的蟑螂,不過按照蟑螂定律來說,當在明處看見一只蟑螂,說明它們在陰暗處已經多得藏不住了。同樣,當普通人感覺到經濟危機到來,說明在不引人注目的角落,經濟已經糜爛許久。

泰國的股市就是這樣,它不是因為按照應有的軌跡,一直到1998年索羅斯攻擊才造成下跌,它其實更早一點,比1995年當下更早的1993年已經顯出頹勢了。

泰國股市大盤如果從1987年100點起開始算,到1993年底整整漲了六倍多,隨後停留在高位橫盤震蕩,也就是說1993年年底,泰國股市已經漲到頂了,再想往上漲,根本沒有足夠的支撐。

年祿甫帶領的一支PY證券的隊伍和一支創造力置業的隊伍組成了“港泰友誼促進會”,很早之前就來到曼谷,從香塂抽調資金投資泰國的股市、房市,表現出了大無畏的國際主義精神,發揚蠟燭風格,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為港泰兩地友誼之升華貢獻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