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0章 又見布局(第2/5頁)

反思一下,南易又覺得正常,他和趙璐璐的接觸不多,了解也並不深,或許接觸深了,就能摸透對方的脾性。

“師兄,有你在,我的壓力好大。”趙璐璐埋怨地說道。

“為什麽這麽說?”

“比起你,我能為老師做的太少太少了,老師可能會覺得我很沒用。”

“怎麽會,看得出來,老師很得意有你這位女弟子。”

“真的?”趙璐璐驚喜地說道。

“當然。”南易指了指不遠處很吃香,孩子們很願意合影的米老鼠,“要不要學著孩子們合張影?”

“好呀,師兄我們一起。”

“好。”

南易兩人走到米老鼠旁邊,靜靜等著孩子們一個接著一個合影,十來分鐘,有了空档,兩人便擠了進去,讓照相師傅拍了一張,又留下了東北機床招待所的房間號。

……

京城,長城飯店。

南若瓊手裏拿著文件,敲開了八達公司總裁達席爾瓦的房門。

南若瓊在農業資本實習之後,又在神農南糧旗下多個企業、斯嘉麗基金等多個企業實習,如今她兼著農業資本聯絡人的身份在八達公司實習。

“總裁,範師傅控股的方總裁剛剛發來郵件,範師傅已經選定了A方案,先推出嚼一嚼清嘴甜,等市場穩定以後再推出範師傅(木糖醇)口香糖。”

泡泡糖、口香糖是南易的一點執念,錯失了先機之後,他心裏其實一直惦記著。

不二藥業一直在整理、驗證古代的藥方,在南易帶南若琪的那段時間,他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比較詳細地查閱了南氏旗下企業的各種文件資料,在查閱不二藥業的資料之時,就從中發現了不二藥業改良過的“口香糖”方子。

話說在古代,人們就已經非常注意口氣清新,他們會將香料直接含在口中。早在漢代的時候,上層社會就流行在嘴裏含雞舌香,用以口腔清味;在初唐《千金方》中,就記載有人工合成制作的口香用品,名稱即為“口香”,其種類不一,一種名為五香丸,一種名為十香丸。

以五香丸來說,配方中用到了零陵香、青木香、檳榔等多種材料,合成大豆般大小的丸狀,讓人含在嘴裏,可使口氣變得清香。五香丸一路延續,至宋代也有生產,叫做透肌五香圓,即言口含此丸,可令周身散發香氣。

除清新口氣外,華國傳統口香的另一個特點,便是具有保健作用。

像唐代的五香丸就具有止煩散氣的功效,而元明清時代的香茶餅,則能止咳生津、清新化氣。

最開始古人清新口氣的一個方子,就是口銜雞舌香,作為純天然植物的雞舌香最早的社會功用是一種中醫藥材,因為它有排氣健脾、殺菌的特點,對人的身體健康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雞舌香之所以叫雞舌香,固然和它的外形離不開關系,這種植物的花梗又細又長,就像小雞的舌頭一樣;但附庸風雅的古代文人為了能將其形容得更加文藝一些,又給它取了一個別名“丁香”。

另外,在唐代非常流行嚼薄荷葉子,只要一天不嚼就會渾身難受,而薄荷在唐代除了作為閑暇時消遣的零嘴之外,古人還會將其放到食物當中,作為佐料增加香氣,同時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之中逐漸改善人們的口臭。

南易在了解過歷史典故後,把不二藥業的口香糖方子拿到了文昌食品飲料研究所,經過二次食品化改良,方子又到了範師傅控股,變成了嚼一嚼清嘴甜。

“OK,這對我們來說是好消息,我們有更多的時間來安排還沒完成的工作。”達席爾瓦說著,從桌上拿起一份文件遞給南若瓊,“帕西,魯省琴島的福田科技、冀省保州二化、浙省化康藥業,這三個企業都在生產木糖醇,是我們需要進行接觸的。

另外,我們還要在桂省和遼省分別建立我們自己的木糖醇生產企業,帕西,我現在交給你一個任務,你帶隊去遼省進行考察,篩選出三個備選廠址。”

1963年,美國FDA將木糖醇視為公認安全物質,允許在食品、飲料、化妝品等多種產品中使用,之後,歐洲經濟聯合體食品科學委員會認為,木糖醇可以長期使用;70年代,國際糧農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法規專家委員會將木糖醇批準為A類食品添加劑,並認定其ADI值不作規定的安全食品。

木糖醇在醫療、化工、食品等領域的歷史雖然已經很久,但是把木糖醇當成產品賣點、噱頭要一直到八十年代,其典型代表就是“Extra”,即益達。

在過去的十多年時間裏,糖尿病的患者的比例在提高,而且也越來越傾向於年輕化,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發現,糖尿病的傳播不分年齡、種族與文化教養,然而,在講西班牙語的人中糖尿病比例最高,達到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