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5章 生產不帶閑(第2/5頁)

“快點。”

“知道了。”

南易把趙詩賢扶到屋裏,快馬加鞭出門去買海鮮。

第二天,等南易跑步回來,趙詩賢也已經起來坐在院子裏看報表,南易趕緊洗漱,先伺候老佛爺吃早膳,然後又去南若瑾的房間把人給叫醒。

南若瑾一醒,感覺到嘴裏好像少點什麽,手指往嘴裏一探,“爹哋,我的牙齒沒有了。”

“真的?”

“爹哋,你看。”

南若瑾掀起自己的上嘴唇,把一個空洞亮給南易看。

“哇,真的沒有了,一定是牙仙換走了,找一找,看看牙仙有沒有留下金幣。”

南若瑾眼睛一亮,連忙把枕頭拿起來,一眼就看到了牙仙金幣,興奮地拿起來,在手裏端詳了一會,然後癟了癟嘴,“牙仙金幣好醜。”

“不醜呀,爹哋覺得很好看。”

“醜。”南若瑾抱住南易,呢喃道:“爹哋,我喜歡漂亮的金幣,你下次做得漂亮點。”

“知道是爹哋做的?”

“嗯哼。”

“好,爹哋下次一定做個漂亮的,把你的頭像刻在金幣上好不好?”

“謝謝爹哋。”

“好啦,快點起床,爹哋等你吃早餐。”

“嗯。”

等南若瑾洗漱好,父女倆一起進飯廳吃早飯。

南易是鹹菜、腐乳配稀飯,南若瑾是混合麥片,在外面旅遊的時候,南易會帶著南若瑾吃點新鮮的,在家就按照醫療保健小組給她制定的食譜吃,偏清淡,但也考慮到口感。

年齡小,飲食結構還能培養,走清淡路線,加上有完善的醫療保障,八九十歲還神采奕奕並不是無稽之談。

吃過早飯,南易把南若瑾留在別墅和趙詩賢玩,他自己則過關到墾殖集團參加會議。

“董事長、南先生,我們最新總結的數據顯示,農民種植玉米的效益已經超過大豆的33.5%,而玉米和大豆的種植區域高度重合,今年,東北、華北的大豆種植面積已經減少300萬畝左右。

今年,全國的生豬養殖數量要比去年增加1.52倍,按照現在的生豬數量來推算,明年生豬的價格就會出現波動,賣豬難的場面馬上會出現。”

“國豐,先不說豬,繼續說大豆。”葛翠竹提醒道。

施國豐點點頭,“好的,董事長。由於生豬數量提高,散養農民已經很難在野外獲得足夠的豬草,除了給豬喂粥拌米糠之外,散養農民也會購買玉米顆粒作為豬的輔食。

養殖數量在10-30頭左右的養殖戶,主要給豬喂玉米顆粒和豬飼料,也有養殖戶會承包工廠、學校的泔水。

養殖數量在30頭以上的養殖戶,基本以豬飼料為主,輔以其他豬食。

按照目前的豬飼料需求情況,結合大豆的種植面積減少來看,預計到1996年,生產豬飼料的豆粕供應就會變得非常緊張,我們墾殖集團有必要制定囤積大豆的計劃。”

豬飼料的主要成分之二就來源於玉米和大豆,大豆供應不足會直接影響豬飼料的正常生產。

“南易,你怎麽看?”

“阿嬸,你還記得我讓你在雞公氹養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嗎?”

“你是說黑水牤、面包蟲那些蟲子?”

南易頷了頷首,“是的,可以從它們身上找找答案,另外,1986年我有提出改良豌豆品種的計劃,應該有成果了吧?”

葛翠竹:“成果早就有了,只是一直都在小面積種植,沒有推廣。”

“很好。”南易再次頷首,“五十年代,咱們國家從蘇修引進了一種叫油莎豆的作物,阿嬸,你知道吧?”

“國內哪還有我不知道的作物。”葛翠竹自信地地說道。

“既然知道,我就不多說了。”南易豎起一根手指,“三步走,第一,多建倉庫,囤積大豆,同時研究代替大豆的方案;第二,去東北找農民簽訂包銷合同,保障他們的收益,請他們繼續給我們種大豆,建立穩定的大豆來源;

第三,擴張墾殖集團的豆制品產業規模,並向上面申請大豆進口額度。

我們既要建立穩定的大豆來源渠道,也要做好大豆斷供或價格暴漲之後的應急、替代方案,當然,如果能從大豆價格上漲中獲得利益就更好了。”

“明白了。”葛翠竹點頭,“南易,還有一件事,墾殖冷鏈的資金又變緊張了,是再次注資,還是找找銀行?”

“找銀行吧,墾殖集團也應該負債了,只要把負債率控制在75%以下就可以。國外的那筆錢就讓它遊離在外,作為墾殖集團的儲備金,墾殖集團不面對生死存亡,那筆錢就讓它繼續錢生錢。”

葛翠竹對施國豐說道:“國豐,你先出去。”

施國豐聞言,收拾好自己的東西,站起身,點點頭,走出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