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4章 資本家的嘴臉(第2/5頁)

蘇修人回答:是廠長和書記們的。

我是個資本家,但我有人情味,無論在什麽場合,我都一直強調要善待自己人,往大了說,我們南氏要秉承內聖外王的思想,對自己人多點寬容,多點優待。

我們不講空泛的主人翁精神,也不給主人翁這個詞賦予太多的含義,只取它‘財物或權力支配者’的意思。

股權分兩大塊,一塊取決於職工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越是重要的職工能拿到的股權越多,可有可無的人少給或不給,這是公司分配的;

另外一塊就是給職工一定的購買份額,職工拿著真金白銀買股份,可以選擇買,也可以選擇不買,職工之間的份額可以互相有償轉讓,請注意,有償,只是金錢交易,盡量避免往拉幫結夥的方向發展。

另外,職工持有的股份只有分紅權,只能在職工之間流通,一旦離職,公司會以一個合理的價格把股份買回,這是強制的。”

“好的,南先生,我會權衡考慮,制定出一個合理的計劃。”

“嗯,公平、公正、公開,要讓每個職工明白他們的股份份額是怎麽計算出來的,也要讓大部分人心服口服。”

“明白。”

“走,去實驗室看看。”

……

當南易離開乾德的時候,孫佳瑤正跟著春申建築派出的考察組朝杭市過來,和南若瓊一樣,孫佳瑤也開始實習,她的整個實習期會比較漫長,要到多家企業接觸各種商業模式,春申建築只是她其中一站。

坐在車裏,孫佳瑤手裏拿著一張杭市地圖,對照著南易撰寫的建議書,研究著地圖上一個叫“黃龍”的區域。

“1959年周總理來過,還指出黃龍一帶可以建造一座體育中心,用來承辦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幹爹有黃龍商圈的想法,應該和這個有點關系,還有從地域上來說,這一片是新城擴張的好方向。”

孫佳瑤心裏嘀咕著,默默推斷南易的建議書上計劃設想的由來。

南易並沒有和考察組碰面,他帶著南若瑾上北山街看了下民國時期的老洋房,然後繼續南下,在乂烏短暫停留,轉了轉篁園市場一期,到屬於南氏的攤位上瞄了一眼。

乂烏的發展速度很快,南國紅豆從繡湖市場時期介入乂烏的市場建設,篁園市場一期是參與的最後一個市場投資,二期還有已經在建設中的賓王市場都沒它什麽事,乂烏不差錢了。

南國紅豆已經撤出乂烏,目前在這邊南氏最大的業務就是遠東貿易的工藝品外貿業務,而工藝品也不再是遠東貿易的最大盈利業務,遠東貿易的主要收入來源已經變成獨聯體,主要是俄羅斯的舊機械和業務勾兌。

從獨聯體的企業收購真實或名義上的舊機械,小部分自用,大部分轉銷給國內的企業;另外就是給國內商人和俄羅斯本地的商人居間勾兌,給國內商人打通投資俄羅斯的渠道。

俄羅斯資源豐富,天然氣、石油、煤礦、鉆石礦一個個都挺誘人,國內有不少商人動心想跑過去分杯羹,從1992年年初就有不少商人跑過去要投資能源,上當吃虧的不知凡幾,光著腚跑回來的也有那麽幾個。

吳士厷一看其中有業務可做,遠東貿易和十月公司就進行了資源整合,開拓了中介業務,既能賺點服務費,也算是給同胞提供點幫助。

離開乂烏之後,南易一行繼續南下,過了贛市,在韶州下車,來到冼濟同的小鋰電池。

鉛電池的汙染太大,所以當初在選廠址的時候定在鉛鋅礦的旁邊,並不單單是就近取材的想法,也有選在已經被汙染的區域,不再擴大汙染的意思。

寒暄過後,冼濟同便帶著南易去產品展覽室觀看小鋰電池的產品。

冼濟同指著一個手電筒介紹道:“蓄電池手電筒,現在廠裏的主打產品,到去年為止,我們伏特牌在農村市場都很好賣,今年的銷量降低了不少,半年快過去了,銷量還不到去年上半年的一半。”

南易拿起一個手電筒,熟練地卸下燈頭,拉扯著電線把燈頭抵在額頭上,然後把開關打開,四處照了照,復又把燈頭裝回,掰開了手電筒屁股上的閱讀燈,擺弄了一陣才把手電筒放回原位,對冼濟同說道:“市場被沖擊了?”

“對啊,弗山、溫市冒出來不少小廠和我們搶生意,它們的工藝標準沒我們高,產品沒我們好,可是價格便宜,老百姓就認價格,我們的自然賣不動了。”

“充電寶呢?”

“差不多,市場也被擠兌,我們的出貨價比別人的售價還貴,誰還願意經銷我們的產品。”冼濟同滿臉愁容地說道:“我們要不要也降低標準,把市場搶回來?”

“行了吧,小鋰電池是做電池的,不是做手電筒,也不是做充電寶。”南易擺了擺手說道:“當初給你這兩個點子,是讓你能夠輕松度過草創期,本來就不是要長期經營的業務,市場丟了就丟了,把廠裏的備料用完,這兩塊業務停了,機器也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