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3章 後繼有人(第3/4頁)

南若玢腦子裏把數字換算成美元,“不錯的收入,相對這個收入,漢城的房價還不夠高,爸爸說過,年輕人趁著年輕要多挑重擔,多承擔一點生活的壓力,他這種偽老頭這麽想,都是孔夫子熏陶出來的真老頭應該也會這麽想。

一個服務生工作三個月就可以買得起一平方米房子,擔子明顯不夠重,我想應該會有一幫關心年輕人的老頭把房價托起來,讓年輕人發揮出更多的潛力。

所以,我看好漢城房市的未來,劉律師,幫我幹點私活,我個人需要一家南韓的房產中介公司,還需要一個法人。”

“好的。”劉仁慧說道:“大小姐,賬單寄到哪裏?”

“寄到香塂,給梅吉。”說著,南若玢又端起杯子呷了口咖啡,然後吐槽道:“這裏的咖啡真不怎麽樣,牧羊人咖啡應該到南韓建立一個連鎖咖啡品牌。”

南若玢的想法已經遲了,牧羊人咖啡的總經理溫特林早就來過南韓洽談咖啡進口事宜,順便也調研了南韓的連鎖咖啡市場,一個“SoulCoffee”品牌已經被注冊,牧羊人的團隊也已經在漢城建立完成,要不了多久,第一家店就會開門營業。

在咖啡館坐了半個小時,南若玢便離開,在外面的街道上散了會步,路過一個報刊亭,買了幾張報紙,在路邊找了個可以坐的地方,安坐好,拿起一張報紙看起來。

南若玢與南易看報紙的習慣有所區別,她喜歡先把政經內容先挑出來看完,再看其他關於社會生活的內容,無關痛癢的八卦娛樂類消息,她從來都是直接跳過。

一邊看,她也會一邊帶著思考。

比如報紙上有關於南韓引進外資的內容,政策比較開放,招商條件也比較優惠,經濟相關的因素縷清後,她又思考青瓦台有沒有政治上的考量。

南韓財閥的崛起,最大的動力就是60年代政策上的扶持,而且是大力扶持,三十年的發展,幾大財閥脫穎而出,先是聯合起來打破政治人物對他們的控制,然後就是反攻,從被政治控制,變成控制政治。

從1987年開始,財閥的勢力便大於政治,南韓的政治結構往美國式轉變,想要入駐青瓦台,想坐穩那張椅子,變得離不開財閥的支持。

從去年青瓦台換了新主人,便制定了相關政策,允許外資在韓投資建廠,一時間,大量外資瘋狂湧入。

“這應該是對財閥做出的反擊吧?引進外資,讓經濟多元化,打壓財閥團體,限制其規模,然後實現財權分離,擺脫財閥金錢的控制。”

南若玢思考片刻後,又嘀咕道:“想法挺美好,可南韓的經濟並不如表面那樣堅挺,為了發展經濟、大搞工業化,南韓吸收了太多的國際借債。

中小型企業看著財閥借債加杠杆擴張的經營模式之成功,有樣學樣,也開始盲目地借債擴張,債務越滾越大,已經到了以債養債的地步,不到18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卻有將近900億美元的國外借款。

等債務氣球膨脹到臨界點,只要有人攻擊一下韓元,一旦匯率維持不住,南韓建立的內部信用體系就會崩塌,一張匯票無法兌現,就會跟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張接著一張,企業一家接著一家倒閉,到最後勉強能撐住的只有財閥,有他們存在,還可以進行經濟結構重整,挽救南韓的經濟。

挽救,嘿嘿,吃進肚子的,誰願意再吐出來,財閥不趁機膨脹才怪。

越來越多,肯定會突破千億美元的債務又該怎麽解決?”

南若玢手背撐著下巴,眼睛迷離地看著前面,苦思了一會,腦子裏跳出“債轉股”三個字。

“爸爸看上了亖星、現代和大宇的股份?不對,應該把大宇排除掉,大宇的杠杆加得太大,根本承受不住一次大危機的沖擊,爸爸應該是想搜刮大宇的屍體。

新奇跡集團的膨脹就落在大宇和救市的身上,新奇跡、南家駿、維穩、帶上有窮……

爸爸這麽早把有窮推出來,真的想早早退休?”

南易的想法,南若玢一時還摸不到頭緒,想了一會,她把這個問題暫時按下,繼續翻看報紙。

李家。

洪羅希端著參雞湯進入李建熙的書房,待李建熙停下手裏的工作,開始品嘗她熬煮的參雞湯之時,洪羅希便說道:“會長,你覺得南家駿怎麽樣?”

李建熙放下手裏的湯匙,拿起托盤裏的餐巾擦拭一下嘴唇,不疾不徐的說道:“還記得我跟你說過,維爾銀行是主動找上門的嗎?”

“記得,會長你剛剛上任滿一年,正宣布第二次創業,亖星集團缺少資金的時候,維爾銀行的代表主動上門拜訪,會長和對方相談甚歡,很快就達成了一筆5億美元的貸款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