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0章 布局,又見布局(第4/5頁)

從對症方面來說,這不算忽悠,小感冒吃點維生素片增加免疫力,挺挺也就過去了,只不過從藥店的角度來說,維生素利潤更大。

有一個牛人叫萊納斯·卡爾·鮑林,他是當前最受尊敬的科學家之一,涉足物理學、結晶學、分子生物學、醫學等多個領域,是絕無僅有的跨界大師;他是唯一的一位兩次獨立獲得諾貝爾獎的獲獎人;他被愛因斯坦稱贊為“真正的天才”。

鮑林無疑是每個化學家的偶像,尤其是搞理論化學的。可是當他想作為一個藥劑師向患者開出維生素C的處方時,他無疑得到了美國醫療界極強的抵制和嘲笑。

鮑林根據自己多年的研究,於1970年出版了《維生素C與普通感冒》一書。書中認為:每天服用1000毫克或更多的維生素C可以預防感冒;維生素C可以抗病毒。

這本書受到讀者的贊譽,被評為當年的美國最佳科普圖書。

可是醫學權威們激烈反對鮑林的論點,有的說沒有任何證據能夠支持維生素C可以防治感冒的觀點;有的說這對預防或減輕感冒沒有什麽用處。

權威部門也紛紛表態,例如美國衛生基金會就告誡讀者,每天服用1000毫克以上能預防感冒的說法是證據不充分的;美國醫學協會也發表聲明,維生素C不能預防或治療感冒。

只有個別醫學家及幾百位普通病人用自身的經歷支持鮑林。

鮑林身陷重圍,攻擊他的人說他根本不是醫生,沒資格來談論維生素C防治感冒的問題;還有人幹脆把他譏諷為江湖醫生,或說他用維生素C防治感冒是江湖遊醫式的宣傳。

尊重他的人則嘆惜他晚年不安分,說他完全可以安享榮耀,可他非要闖入醫學領域,而離開他自己的化學主流太遠。

然而,鮑林不管這些。

1979年,他和主任醫師卡梅倫博士合作出版了《癌症和維生素C》一書,建議每個癌症患者每天服用10克或更多的維生素C,建議癌症患者盡可能早地開始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以此作為常規治療的輔助手段。

按照兩人的說法——他們相信這種簡單的方法,將十分顯著地改善癌症治療的結果。

但是,權威們更不相信這種觀點。鮑林先後8次向國家癌症研究所申請資助,以便通過動物實驗作進一步研究,可這位世界知名科學家的每次申請都被否定,他只能靠“許多人資助”來工作,資助人裏就包括第三生物制藥。

即使如此,權威機構和權威人士還是聲明:維生素C對癌症沒有價值。

1985年,鮑林又寫了一本有關健康長壽的書。他在談及“一種提高健康水平的攝生法”時,介紹了12項具體步驟,第一項就是:“每天服用維生素C,6克至18克,或更多,一天也不要間斷。”

他認為這種攝生法的主要特點就是增補維生素,他自己則是個多年的身體力行者,1985年他寫這本書時,每天服用4片營養物質加上18克維生素C。

鮑林認為,不管你現在年齡多大,每天服用最佳量的維生素都是有益的。他還提出論調:從青年或中年時開始,適當地服用維生素和其他營養物質,進行一些健身運動,能使壽命延長25年至35年。

如果已進入老年,服用適當的維生素並進行一些健身運動,可以期望使衰老進程減慢,延長壽命15年或20年。

隨著醫學界爭論的愈演愈烈,維生素C在醫學上的作用越來越被肯定,但是劑量上整體還是趨向小劑量,既幾十毫克左右。

別人不信鮑林的大劑量理論,但是南易願意相信,因為他親自體驗過維生素C的大劑量,不管大劑量是否如鮑林所言有那些好處,起碼他清楚,維生素C肯定會走到大劑量的正確道路上。

維生素C初級產品利潤微薄,國際上大部分制藥企業都不願意去碰它,大部分的產能都集中在華國,借著匯率,華國藥企生產維生素C利潤還過得去。

終端服用按毫克計量,初級產品出廠按千噸計算,可想而知,一旦終端需求量增大,二次加工的利差有多大。

如今醫學界對劑量已經有了松動的跡象,形勢正緩慢地往大劑量方向傾斜,所以,南易才會選在這個節點上布局維生素C。

建立生產線、建立維生素C品牌,既建立自己的產能,也用長期優質供需合同綁死其他大部分產能,苦熬幾年,拼著把過剩的維生素C往海裏倒,慢慢把品牌影響力做起來,一步步熬到大劑量捷報傳來的那天。

王母果業要在這裏建立水果生產與包裝廠,既做中轉貿易,又做墨西哥水果的出口,樹番茄、黑櫻桃、仙人掌果等。

女媧牧業和姜尚漁業會進行合作建立一個寵物糧品牌“EASYBOY”,之前,不管是肉類的下腳料還是魚類的下腳料,神農南糧都有在往寵物糧企業供應,寵物糧市場的情況基本摸清楚了,也到了該進入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