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7章 烏拉圭之行(第4/6頁)

南易雙手往後一撐,整個人往後一仰,“還是第一次在城市裏呼吸到這麽清新的空氣,這裏很不錯,可以考慮在這裏蓋一個度假屋。”

“治安好像也不錯。”一邊的虎崽說道。

“治安好只是暫時的,烏拉圭農村開始土地兼並,等失地農民進城就不好說了,畢竟邊上就是巴西,天使之城的榜樣擺在那裏,難保不會有人照貓畫虎。”南易慵懶的說道:“虎崽,你去買份馬黛茶嘗嘗,要是好喝帶一份回來。”

“好。”

虎崽應了一聲,叫上漢堡小隊的牛肉堡,虎崽不會西班牙語,牛肉堡出身於墨西哥GAFE特種部隊,母語就是西班牙語。

虎崽去的快,回來的也不慢,雙手空空如也,只帶回來一句話,“南生,味苦又有點澀,我覺得不好喝。”

“不好喝就算了。”

海風懶洋洋,太陽暖烘烘,南易的慵懶在持續,只想坐著,什麽也不幹。

直到接近晚飯的飯點,南易才離開沙灘,路過街邊的報刊亭,買了一份《國家報》,又走了一段不短的路,才來到一家食客不算太多的燒烤店,其他人留在外面,老三人跟著南易進入店裏。

發達的畜牧業導致與牛羊有關的食物在烏拉圭都相對便宜,這也讓烏拉圭人養成了吃烤肉的習慣,燒烤店在蒙得維的亞隨處可見。

看樣子烏拉圭的黃種人的確很少,四個黃種人一起出現是一種新鮮事,南易一行走進店裏就惹來食客們的打量。

南易又使出大拇指的打招呼方式,釋放了一下善意,得到友善的回應後,挑了一張桌子坐下。

點了烤牛排又點了米飯,南易便擡頭看向半空中懸掛著的電視機屏幕,電視裏的主持人正在講烏拉圭的通貨膨脹以及即將要發行的新比索。

看了一會電視,南易低頭閱讀報紙,只看了兩三篇文章,點的食物就上桌了,焦香的烤牛排上面淋著醬汁和黑胡椒,白米飯晶瑩剔透,冒著縷縷熱氣,飯香味撲鼻。

烏拉圭潮濕的亞熱帶氣候非常適合種植水稻,土壤肥力和系統應用農業技術的加持,使得烏拉圭大米成為全球之典範。

舀了一勺米飯到嘴裏,南易細細品味了一下,烏拉圭大米的口感,至少可以排到他吃過的大米中的第八名,這是很高的評價,要知道南易心裏的排行榜,前七名裏有三種大米和普通人的幾無關系,又有兩種非富不能食。

烤牛排味道不錯,就是不太下飯,南易只能挑烤牛排的配料歐芹、洋蔥用來送飯下肚,把烤牛排和大米飯徹底割裂開。

剛吃掉半碗米飯,南易又發現其他食客往大門口打量,轉頭看去,正有一男一女兩個黃種人走進店裏,男的黃中帶點棕,頭發帶點天然卷,身上呈現多人種特征,血統有點駁雜。

女的倒是純黃,皮膚呈小麥色,人種特征不是太明顯,長期生活地區也不好判斷,只能大致猜測是高緯度地帶,華國人和東南亞人、日本人都有可能。

做出判斷,南易收回了目光,繼續扒拉他的大米飯。

新來男女在挑座位的時候也注意到了南易四人,不過並沒有做出任何打招呼的舉動,只是自顧自的挑好位子、點菜下單,然後兩人交談起來。

無意中,南易聽了一嘴,他瞬間訝異,兩人說的居然是芝田話,這讓他不奇怪又奇怪,不奇怪是芝田人從清代就往國外跑,幾乎一直沒斷過,進入八十年代又掀起了出國高潮;奇怪是在拉丁美洲,特別是烏拉圭遇到芝田人後代,據他所知,芝田人喜歡往歐洲那邊跑。

南易上輩子和芝田人有過接觸,能聽得出是芝田話,但是聽不懂,蘇浙十裏不同音,加上芝田話又是特別難懂,盡管南易有學語言的天賦,又對學方言有興趣,也只是學了幾個走下三路的芝田詞匯,不和芝田人幹架基本用不到。

平靜的填飽肚子,南易付過錢就往酒店走。

……

第二天,南易一行人就前往瘸腿牧場,來到牧場的門口,南易就下車沖著一條別扭的蹲立在一側,少一條前肢的高卓犬走去,“阿爾巴,好孩子,到這來。”

“汪汪,汪汪汪。”

瘸狗阿爾巴並沒有給南易面子,見到出現一個陌生人,馬上直立站起,沖著南易就是一陣狂吼。

“阿爾巴,不要叫。”

一輛皮卡來到牧場門口,從車裏探出一個頭對瘸狗阿爾巴叫道。

瘸狗阿爾巴非常聽話,聽到吆喝立即收聲。

“BOSS。”

南易聞聲上前踮起腳擁住對方,在背上拍了拍,“塔瓦雷,你太高了,下次我要抱你,記得蹲下。”

南易真想吐槽,他怎麽也是一米八幾的個,可走到哪裏都能碰到一米九,甚至是兩米的,塔瓦雷的身高無限逼近兩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