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1章 本該昂首挺胸(第3/6頁)

管它字畫、古董被炒成什麽樣,他手裏的物件肯定能賣上點錢,買賣買賣,循環著,到了當下的時間點,他的日子應該過的很寬松,工資有個兩三百,級別還可以,手下有幾個人,上班摸魚,下班喝點小酒,周末跑郊區釣釣魚。

等到世紀之交,他手裏的閑錢會更多,再買上十幾套房放著吃房租,剩下的錢存到靠譜的銀行吃利息,再瞞著不知道叫馬貞還是牛貞的媳婦藏點私房錢,偷偷摸摸的想幹點啥就幹啥。

這會,兒子或女兒也應該考大學了,家長功德也快圓滿,給兩套房,再給點錢,讓他/她自己看著過日子,有多大能耐吃多大碗的飯,甭指望老子給安排一切,老子的家當還要留給(外)孫子女。

若是運氣不好,兒女眼高手低,目標遠大,能耐卻不行,非得創業搞出一屁股債,那也沒轍,當老子的得替他們兜著,五十來歲的時候,再去嘗試一下自己上輩子遺留的記憶還有沒有用。

有用翻身,沒用跳樓。

上輩子,南易年輕時忙於奮鬥,別說要孩子,結婚的黃金時期都錯過了,好不容易成了鉆石王老五,覺得自己有能力不讓孩子活成別人嘴裏的“人口紅利”或不惜代價的“代價”,又很難找到合適的結合對象,且身體也不太行了,生不出太優質的寶寶,他幹脆也就歇了心思。

自穿越以來,要孩子一直是南易的既定目標之一,沒當過爸爸,很是向往當爸爸的感覺。若是他主動躺平,他的子女只能被動躺平,一代不如一代,他自己是逍遙了,子女全都被他連累。

所以,平凡之路並不適合南易,他只能走一條不斷向上攀升的奮鬥之路,無限往前移動子女的起跑線。

義子女的策略,其實是在南易當爸爸的執念之下催生出來的,既能滿足他當爸爸的念想,又能為將來培養人才,兩全其美。

南若玢是第一個,南易身體內蓬勃的父愛最早就傾注在她身上,功利性很強的主觀思想上,他是把南若玢當成工具人,但是潛意識裏,他是把南若玢當親生女兒對待。

兩種極端的思想碰撞、糾纏,最終,南易變成了一個帶著一定功利心養孩子的父親,他養南若玢小,將來南若玢要養他老。把模糊的養老概念具體化,就是讓她替南氏出力。

至於良心上的拷問,南易自認他對得起南若玢,給了她父愛,及笄之前就讓她有了超過20億美元的資產,還給了她機會清晰了解這個世界。

或許在某些人眼裏,有錢未必幸福,而且,南易剝奪了南若玢的主觀思想,為了一己私欲,對她進行定向培養。但是他想說,南若玢會是一個活成0.01%那一撥可以自主掌握人生和思想之自由的人,她唯一受到禁錮的唯有一點——為南氏,同時也為自己工作,並被迫得到豐厚的回報。

這種禁錮相當之殘忍,會剝奪南若玢人生中的很多體驗和權利、滿足。

她無法體驗一家三代人擠在一張床上的溫馨,她無法體驗到憋尿醒來之時,惺忪之眼看見父母在羞羞;她無法體驗到父母為了三瓜兩棗而喋喋不休爭吵;她無法體驗到窘困和無力,當初為了補上這一環,南易才會帶著她和範紅豆去劏房、籠屋、腫瘤科參觀。

說到權利,最要害的就是她沒有資格躺平,南易是以千億級別資本掌門人為模板打造她,她沒有不奮鬥的權利,沒有去工廠打螺絲虛度光陰的權利,沒有享受生存的權利。

至於滿足感,她失去的就更多了,太多的東西對她來說都是唾手可得,來的太過容易,根本沒有所謂的滿足感。

為了享受到滿足感,她會自虐性的去嘗試各種訓練,例如五公裏高配速的長跑之後,享受一口溫水的感足感;試著去解開各種數學猜想,多理解一點點後,享受掌握知識的滿足感;把遊戲調到變態級的難度,通關之後,享受征服的滿足感……

如此種種,也是難為她了。

如今,南氏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傳承已經完成了大半,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南易的思想日漸升華,該是考慮一下如何改變世界,改變構成世界的主要因素,人。

改變,需要從細微之處入手,南易選擇了一個他比較熟悉的領域,先布局快遞領域,十年之後,切入電商領域,爭取讓每一位網購者把錢花得明明白邊,不再稀裏糊塗。

從打破“包郵”的營銷詞匯開始,明明是把快遞成本計入定價考量,非得扯什麽包郵,仿佛貼錢給消費者實惠一般,南易就是要改變這種不清晰的模糊定價,最終實現讓網購者明白,他們購物花的每一分錢裏含著幾厘稅。

每一筆訂單,都應該有一張明細賬單,郵費是多少,稅是多少,羅列的清清楚楚,納稅的是商家,但掏錢的是網購者,憑什麽不讓掏錢的知道納了多少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