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2章 莫斯科不下雨(第4/5頁)

不過南易不太想建立供應渠道,投入太大,需要有一段相當長的回報期才能進行投資,在俄羅斯的計劃,他不敢做的太長。

與其建立供應渠道,還不如直接從東北地區和烏茲別克斯坦收購蔬菜販賣過來,只單純做一個蔬菜倒爺,投入少,見效快,就算有個萬一也只損失一批貨。

另外在這邊的國內倒爺已經不老少,有不少都會自己做飯,開一家專門賣國內農產品的小超市,讓倒爺們吃上一口家鄉菜,一解思鄉情,相信生意不會差。

“就是生意小了點,南氏不值得下場,自己也沒這個精力,算了,哪天遇到順眼的人,把機會送給他/她吧。”

琢磨完與農業相關的,南易又開始琢磨其他,情策委提出的其他幾條方案在腦海裏浮現出來……

在領事館窩了四天時間,南易開始出去活動,第一站去了老阿爾巴特街3號的變革公司。

當一個地方經濟崩壞,人就會想著往外遷徙,俄羅斯這裏也是一樣。

變革公司的總經理查克·貝裏給南易匯報了一下變革公司的業務情況:從今年3月份開始,原來只有稀稀落落幾個人來咨詢變成絡繹不絕,一開始主要是退伍沒有工作的大兵,夾雜幾個年輕漂亮的俄羅斯姑娘;後來,人變多,有著工程師頭銜的人也開始出現。

最近幾天計算機相關的工程師來的特別多,南易問其原因,查克·貝裏的回答是國家計算機中心裁員,不少計算機工程師失業。

南易問其拿過簡歷,細細看過之後,從簡歷堆裏挑出兩份,“這兩個,發給華易看看,如果那邊要,就給他們。”

南易挑出來的是兩個硬件方面的專家,虞友澂擔任了華易的總裁之後,先是對之前的研究方向表示肯定,然後又提出華易需要有自己的造血業務,他把目光對準了PC。

如今華易已經有一個PC研發小組,正在研發華易自己的PC。

看過計算機工程師的簡歷,南易又翻了翻其他領域的工程師簡歷,不過他只是看,並沒有說什麽,技術上的事情,他壓根不懂,一個工程師有沒有真材實料,通過看簡歷他也分辨不出來。

人才小組自有一套分辨的辦法,他還是不要瞎發言、瞎指揮,辨錯一個人,投資一個虛無縹緲的研發項目,涉及到的是海量的資金,哪怕南氏現金流充足,也經不起幾次折騰。

都是自己家的錢,虧了心痛,一句輕飄飄的“交學費”可掩蓋不了自己的決策失誤和實際損失,哪怕拉幾個人過來包裝成集體的決策也沒什麽卵用,該虧的錢還是虧了,南氏要是倒了,可沒有一個北氏等著南易去當決策人。

看完工程師的簡歷,南易又開始翻看俄羅斯姑娘的照片,池田研修生派遣對接了幾個歐洲的模特公司,只要篩選出合適的人送過去,就可以拿到人頭費。

這是一次性的業務,也是正經業務,模特公司是真模特公司,不是掛羊頭賣狗肉,要的人不多,相比較南易眼前的幾千張照片,微不足道,池田研修生派遣根本沒辦法提供安置幾千個姑娘的合適崗位。

崗位當然能安排,但都是辛苦、薪酬低的崗位,即使姑娘們願意幹,池田研修生派遣還不願意幹呢,研修生掙不到錢,靠抽頭的池田研修生派遣更加掙不到錢。

從某個特定角度來看,池田研修生派遣可以被叫成池田工會,除了從不標榜自己的正義性外,發揮的作用和歐美工會相似,甚至還有過之。

先是墊資把研修生從低匯率國家輸送到高匯率國家,接著安排一份薪資合理的工作,前期除了收取會費,還要收回墊資,所以看似研修生要付出的比較多;

但到了後期,墊資本息收回,池田工會只收取會費,並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只不過有些超出會費承諾範圍的事務,需要額外支付費用。

再換一個角度來看,池田研修生派遣就是一家趴在研修生身上吸血的魔鬼企業,抽頭啊,居然從研修生身上抽頭,外包啊,居然搞人口(力)外包,簡直就是資本家中的資本家。

不管外界的人從哪個角度看池田研修生派遣,南易只知道有不少研修生稱呼池田研修生派遣為“烏托邦工會”。

當然也不乏有對讓池田研修生派遣抽頭表示抗拒的研修生,合同一到期,立即跳出去,單飛之後,有混得好的,也有混的差的,每個人的能力不同,際遇也不同。

從南易的角度來說,他問心無愧,數萬人被他送上了“快速跑道”,能不能一直跑的比別人快,這取決於個體自身。

著眼於國內輸出的研修生,池田研修生派遣給了他們一年掙幾萬的機會,辛苦三年,攢下十幾萬,若是不能靠這筆錢實現財富再增值,實現階層的跨越,那怪不了其他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