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0章 又逢大勢(第4/6頁)

[作者語:仔細了解過這些產品的技術原理,要做出來真沒有太大的難度,只要舍得砸錢完全能砸出來。另,科普一下,世界上第一台VCD的研發費用只有不到60萬,估計大部分錢是花在采購元件和發工資上。

這玩意嚴格來說真算不上研發,就是各種成熟產品、技術組合一下,與買航模配件,按照說明書動手拼湊起來的過程異曲同工,只不過VCD沒有組裝說明書,要摸索著組裝。]

而這些產品加起來代表一個年銷售規模數百億美元的大市場,且是利潤頗豐的市場。南氏不強求吃到終端產品利潤,成品只會試試水,能做成最好,不成就老老實實當一個配件供應商和專利授權方。

銀喉將來有可能會出一個手機品牌,主要用於消化銷量不佳的滯銷配件型號,以及用頂級配件裝配起來的旗艦機,用來告訴消費者正確的優秀配件知識,屏幕是這款好,攝像頭是那款棒,諸如此類,讓消費者倒逼手機廠商采購特定型號配件。

陳於修打了個電話給航空公司,定了最早飛往香塂的航班,VCD的試驗成品早就出來,生產線的設計方案也在緊張制作中,VCD能不能吃到肥肉還差兩步。

機器有了,必須有碟片,陳於修還要去鼓動一幫人生產碟片,促成業內良性競爭,盡快把碟片價格打下來,讓消費者得到實惠。

另外還要發展一批人往碟片裏加入內容,怎麽加他不管,他只需要價格盡量低,讓消費者得到二次實惠,並向社會輸送一批就業崗位——碟片出租出售店主。

在南易的影響下,陳於修現在做生意首先考慮的就是能不能創造社會效益,如果不能,再暴利他也不會進入,這就是陳於修的擔當,這就是南陳村的大格局。

不過,美中不足,南易是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故意忽略了給手下職工太過優厚的待遇,會影響到同行業的企業,令其難自處,不利於行業整體用工成本的控制,進而影響行業的綜合競爭力,給整個行業埋下覆滅的危機。

陳於修還未登機,槍手公司的玻璃大門又被人給砸了,這種事情也不知道發生第幾次了,反正槍手公司每年修理大門的支出非常可觀。

槍手公司養著一幫猶如寄生蟲一般的編劇,電影電視劇本、綜藝節目腳本,一切看起來正常或變態的創意都被寫了個遍。一個劇組開拍一部新戲,剛拍沒多少,槍手就會跳出來,“不行,你們不能拍,這個、那個場景的內容創意版權在我們手裏,你們侵權了,我們要告你們。”

其實告個屁,無非就是來訛錢的,只要給了補償和版權費,嘩啦啦一車的劇本就卸下來,愛用哪段用哪段,大爺您隨意。

如果影視公司要較真,槍手公司未必能贏下官司,影視內容的版權非常容易繞過,侵權也很難界定,但這個事情妙就妙在影視公司不敢硬氣。

槍手公司無須詆毀影視公司,只需要等到影片第一天上映的時候,拿著證據在報紙上哭訴就成——某某影片這一段和我們A劇本如出一轍,那一段和我們B劇本一模一樣。

不用指責抄襲,就甩證據,其他的讓讀者自己腦補,就說這種操作能不能把票房拉一點下來,能或者不能,影視公司敢不敢賭?

槍手公司相當之雞賊,大傳媒集團從來不去碰,專門盯著小影視公司和獨立制片人,這種級別的存在,只要一部片子失敗,就會元氣大傷,甚至直接倒閉或泯滅,他們根本賭不起,直接向槍手公司買劇本或求放過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槍手公司現在儼然已經成了好萊塢最大的內容提供商,不上不下,沒資格和影視公司談條件的編劇都喜歡和槍手公司合作,或加盟,或把劇本委托給槍手公司代理。

槍手公司信譽甚佳,從來不給編劇們挖坑,說好怎麽分成,就會嚴格執行,從來不會坑下一毛錢。

其他影視公司就別提了,好萊塢做假賬是出了名的,票房十幾億美元的影片,完全可以做出一本虧損的賬目,想拿分成,回家洗洗睡,夢裏多少都有。

言而總之,槍手公司已經把劇本版權玩得明明白白,如今它又在醞釀把手伸向影視版權,確切的說,槍手公司正準備進軍影視劇網絡版權。趁著網絡的威力還未爆發,大家對網絡的當下還模糊,未來更一無所知之際,先低價吃下一大波影視劇的網絡版權。

當然,為了避免將來一年到頭吃官司當被告,合同裏得安排分成條款,說是低價其實是少掏現錢,而是用未來的錢進行分成,賺了錢你好我好大家好,誰也不用眼紅說槍手是騙子。

隨著陳於修登上飛機,深甽那邊還有半個小時就要發售新股認購抽簽表,某個發售點,一位來自贛省的男子站在長龍般的隊伍前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