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0章 永樂劍狠劈寡頭(第3/5頁)

問過攤主,得到同意之後,南易把南若瑾放下,從攤子上拿起寶劍,捧在手裏,上上下下細細觀察。

劍柄采用的鐵器,讓人很是奇怪,用特殊的工藝在劍柄上打造出細細的顆粒凸起,南易用手摸了摸,沒感覺出來凸起顆粒是什麽材質。

在劍柄的兩面中間還有一道突起,以不規整的小火焰裝飾;末端呈現較為圓潤的三葉形,外圈則是卷曲海波形的浮雕。

劍鞘采用了木質材料,外面還有一層鎏金鐵片和皮革,三者搭配顯得劍鞘更加有档次,再細看劍鞘的花紋,南易可以肯定是吐蕃風格,和他看過的藏刀上面的裝飾風格幾乎一樣。

在劍扣上按了一下,南易把劍身從劍鞘裏拔出來,剛拔出一點,劍身上立刻出現一個古篆銘,無須辨認,看字的形狀再結合寶劍本身,可以肯定是個“劍”字。

繼續拔開一點,又有兩個古篆銘露了出來,中間這個字好認,看著像是一個燈架高低托著幾盞油燈,分明是個“樂”字,再看第一個字,歪歪扭扭,兩橫三豎,五條線湊在一起,像是一幅抽象表達河流的畫,很難把它和文字聯系在一起。

可是南易看到這個字的時候,心裏有點不淡定了,這個字他恰巧認識,前兩年協助羅淺淺她們破獲盜墓案的時候,研究過幾天《永樂大典》,劍身上的這個字分明是個“永”字。

“永樂劍?朱棣的配件?”南易心裏嘀咕著,“不對啊,朱棣怎麽會配一把融合這麽多異族風格的劍?”

對古董,南易是半桶水裏的半桶水,肚子裏沒多少筆墨,他把劍身插回劍鞘,對攤主說道:“請問怎麽賣?”

臉上明顯帶著英國佬特征的攤主聽到南易詢問,右手掌往袖子裏一縮,擡起手說道:“拉拉手。”

“操!”南易心裏暗罵,“娘希匹,中文,帶著一股醋老西的味,還他媽拉拉手,這該死的英國佬不但方言說的地道,還他媽懂袖裏吞金,王八蓋子的,老子這是成羊牯了啊。”

“不用這麽麻煩,我們直接把十位數省略。”南易說著左手比劃出一個二的姿勢,“這個數,賣不賣?”

攤主看二傻子一樣瞪了南易一眼,帶著點不屑的語氣說道:“15世紀初,永樂大帝命明朝皇家的兵器坊鑄造了一柄寶劍,此劍是賜給吐蕃活佛的禮物,被世人稱為永樂禦劍。

到了清朝時期,這把劍被送進了紫禁城,後來圓明園建成,劍就被放在圓明園。這把劍是我從當年的士兵後代手裏收購來的,低於這個數不賣。”

攤主說完,擡起右手,五指張開,正反面分別給南易來了一下。

沖攤主說的頭頭是道,南易猜想攤主給他兩個五,絕對不可能是兩個五十,五百、五千也不可能,這明明是兩個五萬,十萬英鎊,這英國佬擺明吃定南易了。

“一千?”南易試探性的問道。

攤主給了南易一個白眼,拿出一塊毛氈作勢要把永樂劍包起來。

此時無聲勝有聲,攤主是他媽真懂行。

“等等。”南易叫住攤主的動作,看著對方的眼睛說道:“這裏是倫敦?”

“是的,有什麽問題?”

“所以,華囯古玩行當的規矩在這裏無效,劍要是假的,我會找你。”南易用警告的語氣說道。

“OK,要看我的國民保險編號嗎?”攤主自信的說道。

南易很是郁悶,他對當下的情況一點都不喜歡,主動權都在別人手裏,他只能任人拿捏。

拿出電話,打給了柯鑒真,把劍的特征給對方描述了一下。

“劍格的位置有一只神獸,眼睛是紅寶石?”聽完南易的描述,柯鑒真確認道。

“是的。”

“像獅子?”

“像,鬼裏鬼氣,我看著應該和宗教有關。”

“那是藏傳佛教裏的護法大鵬金翅鳥,又叫瓊,看看劍身是幾面的。”

南易從攤主那裏又要過劍拔出,確認了一下劍身的截面,“應該是八個面。”

“劍的中間是不是有一只身在火焰中的龍?”

“對。”

“南易,如果劍是真的,就是無價之寶,對方開價多少?”

“10萬英鎊。”

柯鑒真斟酌了一會說道:“可以賭一賭,還有,你聽好了,這把劍從未落到清廷手裏,更沒有進過圓明園,說被八國聯軍搶走就是無稽之談。我可以確定1980年之前,這把劍應該是在五川境內。”

南易拿著電話走遠了一點,“您老的意思是說,這把劍是被人偷運出來的?”

“對,我一個在美國的老友告訴我,大都會博物館去年收了一把吐蕃劍,那把劍也不可能很早就出國,我打聽過消息,五六年前還有人見過那把劍。”

“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