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9章 留學生,尋呼台(第2/3頁)

“國際長途,下次回去再跟你解釋。”

冼梓琳:“好哦,我和我同學聯系。”

“嗯,先這樣,掛了。”

……

“黃三兒,兩個事,第一個,幫我招20個尋呼小姐,初中及以上學歷,普通話要標準,聲音要好聽,工作地點在莫斯科,工資200美金一個月,年底發雙薪,包住,包三餐,一旦錄取至少工作兩年才能離職,否則就要賠5萬美金的違約金……”

黃三兒:“南爺,你不會準備把人騙過去讓她們幹那個吧?”

“扯淡,這兒當倒爺掙錢容易,我就怕人過來,幹倆月就溜走幹倒爺去了。好了,不扯,如果會俄語,工資可以翻一番,其他福利你參考一下我以前的做法,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

黃三兒:“行,第二件事呢?”

“這第二件事,你去打聽一下到蘇修這邊留學的事情,招生、護照什麽的都打聽清楚,我這邊要做留學生的生意,你和東方商量一下要不要和新光陰對接一下。

如果東方他不願意,那這個事情就你自己做,有多沒少,一年撈個幾百萬美金沒問題。”

黃三兒驚呼道:“美子?還幾百萬?”

“叫個屁啊,你丫的又不是沒見過錢,明天去電報樓打個電話給我,給你發份傳真回去,你自己看傳真,電話裏就不多說了。”

黃三兒:“有數了。”

冼梓琳那邊很快就聯系了她的冰城同學張薇,張薇有個老公叫宋永。

宋永算是半個倒爺,常年會在綏芬河一帶活動,綏芬河對面就是波格拉尼奇內鎮,通常倒爺們管它叫戈城,從綏芬河乘坐綏芬河上的渡輪可以直接到達戈城。

這條路,是東北倒爺們主要的進入蘇修地區的通道,不管是正經貿易還是走私,主要發生在綏芬河上。

話說這個宋永不算是個安分的主,和綏芬河一帶的“踩包”油城人走得很近。

踩包是一種運動,運動員等在綏芬河邊上,見到有人從戈城帶貨過來,運動員馬上撲上去往貨包上一踩,意思就是“我買了”,說是買,客氣點給個成本價,不客氣的時候一毛不給。

宋永呢,從油城人手裏批發踩回來的包,然後帶回到冰城銷售,幹的算是銷贓的勾當,錢雖然不少賺,可張薇提心吊膽,一直有在勸宋永收手。

現在接到冼梓琳的電話,張薇覺得契機來了。

張薇和冼梓琳在大學的時候很要好,多多少少有從冼梓琳嘴裏探聽到一點口風,她清楚冼梓琳家做生意是比較早的,今天突然聯系自己,又拜托打聽點消息,說是和生意有關。

留學生的生意,再怎麽樣聽著也比銷贓靠譜,她就趕緊給在練攤的宋永打了個傳呼,讓他趕緊去打聽。

黃三兒這邊,別看她有點不著四六的,可她做起事來一點都不含糊,混不吝,富的早,在京城的人脈圈子還是挺廣的,南易讓她招尋呼小姐,她立馬就叫了一個尋呼小姐出來面聊。

什刹海,北岸,一條茶棚長廊,茶棚半浮於水,半臥在岸。

夕陽西下,清風徐來,水面綠葉紅荷,迎風點首。黃三兒坐在小西湖茶室北側的茶客,伸手可觸蓮花,舉杯啜茗時,花香茶香渾為一體,水上岸上不辨西東。

南面的席棚賣著時鮮和風味小吃,新采的蓮蓬、菱角、白藕水氣未消,鮮嫩可口;小吃有蘇造肉、蕓豆糕、豌豆黃、炸白薯、茶湯、杏仁茶、杏仁豆腐等。

這些小吃不但是京城特產,且采用清宮內廷的做法,更加使人一嘗為快,這些茶棚日漸發展,慢慢由臨時轉為固定,並遷入遊人眾多的園林中。

黃三兒一身的朋克風打扮,手裏撚著蕓豆糕,嘴裏大開大合,一氣就是兩塊入口,效率那叫一個高,舉止那叫一個颯。

一口香茗入肚,迎面就走來一個身著粉色無袖連衣裙的女人,長相極為清秀,偏清冷感,面部輪廓線條流暢,臉型偏窄的菱形臉,三庭五眼比例協調均衡,面部立體有睿智感,顯得成熟,渾身上下帶著滿滿的慵懶感。

這個女人看起來給人一種高級的感覺。

女人走到黃三兒對面,把身上背著的坤包扔在桌上,人一坐下就從桌上摸起黃三兒的煙盒,抽出一根點上,吸一口吐出煙圈,“三姐,怎麽約我在這啊,找個地方喝點啤的涮涮肚子多好。”

“夏林,你個小浪貨不是一直想出國嘛,機會來了,莫斯科那邊要尋呼小姐,一個月200美子,還包吃住,你要想去,趕緊從126那邊辭了幫我招人,人湊齊了就把你們發配莫斯科。”

“三姐,你說真的?”夏林驚呼。

“我說的還能有假。”黃三兒睨了夏林一眼,“趕緊考慮,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