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6章 休克療法(第2/3頁)

不管是“休克療法”還是“私有化”,對南易來說都是非常美妙的名詞。

從莫丹兵營離開,南易來到高爾基公園,四下轉了轉之後,找了張椅子坐下,手裏拿著前幾天收集的往期《真理報》報紙閱讀起來。

早在80年代後期,蘇修理論界就出現了激進的改革思想。

這一切都源於蘇修的經濟困境,上天不是沒有給過蘇修人機會,早在七八十年代時,由於石油價格暴漲使得蘇修人外匯收入大增,當時他們有重新調整輕重工業嚴重失調的畸形的經濟結構的機會。

可惜的是,蘇修上層並沒有抓住這個機會,他們將寶貴的外匯用於了軍備競賽和從國外購進大量的消費品來提高國民的生活水平。

結果等到80年代後期石油價格大跌,原本由石油價格上漲而掩蓋的一些問題,陸續暴露了出來,蘇修不僅經濟陷入了困境,政治上也出現了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出現激進的改革思想也就不足為奇。

去年5月青年經濟學家亞夫林斯基就提出過“400天計劃”,8月底,受老戈和鮑裏斯(葉)共同委托,總統委員會沙塔林院士牽頭制定了“500天計劃”,只是後來受制於黨派之間的鬥爭,這些計劃並沒有得到實施。

在莫斯科有一個經濟學家叫葉戈爾·蓋達爾,今年才35歲,他的人生就猶如開掛一般。

80年從莫斯科大學畢業;

1980年—1986年,擔任莫斯科大學經濟系助理研究員,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全蘇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主任研究員;

1983年—1985年,國家經濟改革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1986年—1987年,在老戈改革時期的科學院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預測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高級研究員;

1987年—1990年,擔任了蘇共重要理論刊物“CP”雜志和《真理報》編輯、經濟部主任;

就是在這一時期,蓋達爾熱切地的關注正在波蘭進行的經濟改革,並且在報紙上多次發表推崇並帶有鼓吹休克療法的文章,蓋達爾此人可以說是休克療法的信徒。

離開《真理報》之後,蓋達爾又擔任了蘇修科學院和國民經濟科學院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

南易對葉戈爾·蓋達爾這個名字耳熟能詳,上輩子看到關於鮑裏斯的報道,不時的就能看到這個名字,他會是不久後俄羅斯鮑裏斯政府的重要一員。

經濟學家加政府高官,再加上推崇休克療法,不消說,俄羅斯即將要執行的休克療法,蓋達爾肯定是一個主要的推動人和執行人。

休克療法的理論,南易完完整整的看過,就他個人認為,休克療法絕對算得上好經,只要一本正經的照著念,不太可能把路走得太歪,若是有人把腿走瘸了,那黑鍋還得找念經人去。

南易估計俄羅斯之所以會采用傑弗裏·薩克斯提出的休克療法,一是因為傑弗裏·薩克斯確實有兩把刷子。

傑弗裏·薩克斯在1985年在玻利維亞等拉美國家擔任經濟顧問時,針對這些國家存在的惡性通貨膨脹,提出了反危機的激進綱領並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其通貨膨脹率由1985年24000%下降到1986年21.5%。

此外,薩克斯在東歐波蘭等國擔任經濟顧問時也采用過休克療法,在這些國家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特別是波蘭,不但因為歷史因素的原因,蘇修對這個國家比較關注,而且,波蘭的情況和俄羅斯的情況非常接近,有不少共同的痛點,波蘭行之有效的措施移植到俄羅斯應該也不會差。

第二應該是政治上的原因,關於這個,南易還沒參的太透,他得好好了解一下目前克裏姆林宮裏的局勢、派系。

南易隱約還記得俄羅斯的休克療法裏面有大規模私有化,至於私有化的模式,好像是“證券化”,至於是怎麽樣的證券化,他記不住了,在他看到關於這個的內容時,他對證券還沒什麽概念,一點都不懂的東西,印象不可能太深。

“等我老了,得給孫子留句話,明天和穿越不知道哪個先來,多學一點,多記一點,做個有準備的人。”

花了兩個小時,南易把報紙都翻了一遍,白天剩下的時間,他先去了中央馬場吃了個午餐,然後在莫斯科的繁華地帶瞎轉悠。

晚上,南易正在吃晚飯,阿列克謝就回來復命。

“BOSS,上午我看過莫丹兵營後,覺得那裏非常適合改造成皮革城,之後,通過第七連連長瓦圖京的聯絡,我和第358團團長米哈伊爾見了一面,他對我的提議非常感興趣,不過說要請示一下第3近衛師的師長馬斯連基。”

“見到馬斯連基了嗎?”南易切了一片牛肉塞到嘴裏,問道。

“還沒有,只是通了電話。”阿列克謝猶豫的看了南易一眼說道:“馬斯連基的意思,讓我背後的人和他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