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1章 一撮人(第4/6頁)

至此,奧本海默家族擁有了第一座鉆石礦——奧本海默統一鉆石礦。

戰爭很快結束,為了實現壟斷,當時控制主要鉆石礦的戴比爾斯不得不來找恩斯特談條件,恩斯特同意與戴比爾斯結成聯盟,但前提是他得拿到戴比爾斯股份,並進入董事會。

無奈之下,戴比爾斯或者說其背後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答應了。

1926年,恩斯特以全部的家當作抵押,通過互換股權的方式與戴比爾斯鉆石公司實現合並。

二戰過後,美國經濟空前繁榮,鉆石成為人們競相購買的奢侈品,大量囤積的鉆石給恩斯特帶來了14億美元的財富。

不久,恩斯特開始擔任戴比爾斯的主席,成為南非鉆石界一言九鼎的人物。同時,已是南非鉆石大王和最大黃金生產商的恩斯特還將業務拓展到銅礦、煤礦、鉑礦、炸藥和農業。

52歲時,他已成為南非財力和權勢最大的實業家之一。

一戰時,恩斯特乘坐的船只曾被德國潛艇擊沉,他被英軍救起,這件事和購買德國鉆礦聯系在一起,被記在他戰時的英勇行為簿上。

一戰後,英王喬治五世親自為恩斯特授勛,他成為了少數幾個有爵士頭銜的猶太人,這一身份使他進入了南非的上層社會,與當時的南非總統揚·斯邁茲關系密切。

雖然是猶太人,他卻把南非當成自己的祖國,並一擲千金地支持斯邁茲的反種族隔離政策。

1957年,恩斯特在南非的約翰內斯堡去世,雖然他出生時是猶太教,但成年後轉信基督教,最後被安葬在聖喬治教堂。

恩斯特去世後,他的全部遺產都給了兒子哈裏·奧本海默,包括1.8億美元的資產和一個占世界鉆石產量80%的鉆石王國,至此,哈裏成為新一代鉆石大王。

哈裏·奧本海默1908年出生在金伯利,曾赴牛津大學學習,獨特的家族及教育背景使他終生沉默、低調、富有涵養。與少年時代因為溺水事故早夭的兄弟弗蘭克相比,哈裏無疑是幸運的。

年輕時的哈裏曾是一名軍人,1939年南非對德宣戰,哈裏所在的部隊在北非的沙漠裏遭遇了隆美爾的軍隊,幸運的是,他不僅活著走出沙漠,而且在1943年與年輕漂亮的女中尉布裏切特結為夫妻。

在哈裏擔任英美公司主席25年的時間裏,奧本海默家族的鉆石王國進入了全盛時期,英美資源公司幾乎主宰了南非的鉆石、黃金和白金工業乃至整個商界,英美黃金、英美鉑金分別是全球最大的黃金和鉑金生產商。

1973年,奧本海默家族產值已占南非國內生產總值的10%,其出口額占南非總出口額的30%,儼然成為國中之國。

和父親一樣,哈裏也深諳“物以稀為貴”的策略。

恩斯特曾說過:“常識教會我們提升鉆石價值的唯一方法就是使它們變得稀缺,就是減少產量。”

實際上,世界鉆石的價格,一直以來都是被奧本海默家族控制著,沒有人敢討價還價,一度,父子倆還下令,關閉該公司擁有的所有鉆石礦,令世界鉆石產量在1930-1933年間從每年2200萬克拉降到了不足1.4萬克拉。

控制產量的經營策略,使戴比爾斯的鉆石儲量一路飆升,到1937年,庫存已經達到4000萬克拉,足夠賣20年。

在奧本海默家族的鉆石王國最鼎盛之時,這個王國掌握著全球90%以上的鉆石出產量,每5周,哈裏都會召集重要的分銷商開一次會議,並在會後將一盒頂級鉆石分給經銷商,各分銷商拿到鉆石便四散而去,等待著下一次召集。

然而,這個鉆石王國對南非經濟的影響力開始令非洲人感到不安,許多人甚至開始批評奧本海默的家族生意剝削了黑人,事實上支持了種族隔離制度。

對此,哈裏感慨萬千,作為議員,他一直不遺余力地支持反種族隔離鬥爭,他的家族也為黑人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和就業機會。

哈裏和布裏切特生有一兒一女,女兒瑪麗美麗端莊,喜愛各種名馬,但在商業上卻缺乏天賦,她極其奢華的婚禮場面曾震驚整個約翰內斯堡,為了一睹百年不遇的大場面,人群甚至發生了騷亂,有數十人受傷。

然而,這場轟轟烈烈的婚姻幾年後便煙消雲散。

瑪麗愛上了自己的馴馬師,在家人極力反對的情況下,瑪麗還是與馴馬師在非洲的斯威士蘭悄悄舉行了婚禮,但這一次的婚禮(二婚)同樣沒能給她帶來長久幸福。

不久,人們又目睹了瑪麗的第三次婚禮。

相比姐姐瑪麗在感情上的大起伏,尼古拉斯的成長經歷則顯得低調,遵從家族慣例,他前往英國著名的哈羅公學讀中學,畢業後又選擇了牛津大學最富聲望的基督教堂學院,學習歷史最悠久的政治哲學經濟專業,這點和他的父親哈裏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