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9章 國家破產之日(第4/6頁)

如果相關機構不對其進行規範與管理,對於剛剛出現的信用卡產業就會面臨著巨大打擊。

1987年,南韓央行制定了《信用卡業法》,要求只有獲得審批的經營者才能從事信用卡業務,同時允許建立專業性的信用卡公司。

主要的發卡銀行都將信用卡事業部分離後設立了獨立的信用卡公司,一些大企業也紛紛成立信用卡公司,信用卡業務在南韓蓄勢待發。

南韓信用卡產業得以騰飛的原因,是1988年在南韓首都漢城舉辦的第24屆夏季奧運會中,借助於奧組委1985年首次實施的奧林匹克全球合作夥伴計劃[TOP計劃]成員之一的Visa國際信用卡組織在奧運會期間的大力營銷。

雖然在漢城奧運會前,南韓信用卡產業已經初露端倪,但是南韓國民對於信用卡的使用似乎並不熱衷。

正是Visa卡組織參與首屆奧運會的“TOP計劃”,不僅一舉奠定了Visa卡組織在信用卡領域中的行業領先地位,還把南韓國民從傳統的消費方式中喚醒,成為推動南韓信用卡產業飛速發展的重要力量。

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不僅促進了南韓信用卡產業的蓬勃發展,同時為了利用信用卡這一特殊的金融工具以推動國民經濟增長,青瓦台也在去年開始出台一系列促進與規範信用卡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

去年修訂《信用卡業法》,將允許金融企業以子公司的形式設立專營分期付款機構,以法律方式予以規範;並有消息透露出即將制定“信用信息的使用和保護”相關的條文;

推行金融實名制,提高南韓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同時規定客戶金融與信用信息由專門機構負責收集與管理,金融機構依據法規進行查詢,構建了信用信息的公共基礎設施的屬性。

南韓之所以大力推行信用卡,無非就是刺激國民消費,並通過信用卡體系建立並維持一個運作良好的信用體系。

不過實際的情況和青瓦台預想的背道而馳,南韓國民並沒有全部拿著信用卡進行提前消費,反而不少人通過信用卡“取現”這種間接籌措資金的手段用以籌措資金,而且還利用信用卡的循環信貸功能進行“以貸養貸”。

當前,南韓的經濟發展的不錯,國民的收入渠道也有保障,大部分借還有道的國民,以及不斷增加的信用卡發行公司,掩蓋了少部分人已經把信用卡給用濫的事實。

信用卡已然成了一個南韓金融的定時炸彈,而且這個炸彈的威力隨著時日推移,還在不斷變大,這個是潛藏在暗處的危機,在明處,由於信用卡無所不在,商家們還面臨著一個難題——如何吸引顧客的眼球。

只要消費者使用信用卡來付賬,加油站、書店、航空公司、購物廣場、電信公司、面包店、遊樂園以及旺德福門店都會打折,甚至連醫院也不例外。

國民熱衷信用卡消費,各信用卡公司更是利用送積分等各種優惠活動吸引消費者。

青瓦台也采取了對信用卡特約商戶的稅收優惠政策,激勵商戶接受信用卡消費,特別要求達到一定交易額的大型商戶必須接受信用卡;對於公務消費必須使用信用卡支付後報銷,以避免虛報費用等貪腐行為。

國家的層面就是如此,落到美都波的層面,南家駿看到的卻是超過千億韓元的應收款,其中有分期也有逾期,怎麽收回逾期的爛賬,這對美都波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雖然美都波發行的信用卡由於針對自己商場的消費提供更高的打折優惠,看似信用卡刺激了美都波營業額的增長,可利潤的增長非常有限,如今的美都波還能運行的非常順暢,這都得益於南韓的信用體系之下的“承兌匯票”。

不管是銀承還是商承,在南韓的信用體系裏都擁有很高的信譽,客戶支付的是匯票,沒現金用於生產沒關系,只需拿著匯票去銀行,匯票上是多少金額,銀行就會貸多少款。

在一股要加快經濟發展,早日進入發達國家的勁頭加持之下,南韓的銀根很松,本土企業想要貸款非常之容易,貸了還,還了再貸在有條不紊的運行著。

南家駿腦子裏想著,伸手從自己的背包裏把電腦拿出來打開,先調出南韓的外匯儲備曲線圖看了眼——1986年,33億美元;1987年,35.7億美元;1988年,123.4億美元;1989年,149.8億美元;1990年,144.6億美元;一個星期前的數字是129.3億美元。

在鍵盤上敲擊了一下,南家駿又調出南韓企業的外債數據。

身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南韓為了發展經濟,大搞工業化,吸收了大量的國際投資,這些外資基本都是以借債的形式引進。

並且南韓國小力弱,為了在激烈的國際市場上獲得競爭力,青瓦台只能默許南韓的企業采取拼命借債加杠杆的擴張經營模式,以至於南韓企業的債務越滾越大,目前已經出現了以債養債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