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4/5頁)

這種操作左手倒右手,看似都是自己的錢,純屬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但其實有深層次的原因,石油領域是石油財團的禁臠,南氏進去撈幾筆可以,小打小鬧也無所謂,但是做大不行。

南氏已經被歸入金融系,享受的也是金融系的福利和友好,石油財團不會賦予它石油系的帽子,金融系也忍受不了背叛。

石油這碗飯,南氏只能吃一時,或者吃一隅,想端起鍋吃,德克薩斯州的石油財團立刻會送上幾枚導彈恭賀新人加入,加利福尼亞一通電話打到華爾街對南氏來上一頓連環十八打。

一年小賺億萬可以當野孩子,上了百億規模,自然會有家長委員會跳出來教做人的規矩,吃張家飯叫李家爹,李家、張家都不可能容下這樣抖機靈的墻頭草。

斯嘉麗早就和石油財團溝通過,到了一定階段,斯嘉麗石油會賣給石油財團,不經營石油開采,只經營石油領域的某個環節。

簡單來說,石油財團的態度就是吃石油飯歡迎,不一定要跪著吃,站著吃也行,但別想著進入他們的控制體系,更別想著和他們平起平坐。

這些,南易和斯嘉麗兩人都能理解,既然沒有掀桌子,重新立規矩的能力,那只能遵守別人制定的規則。

腦子裏胡思亂想了一會,南易就翻閱起了被投資公司的名單。

大部分公司都是南易上輩子沒聽過的,特別是一些不知名的往隱形冠軍方向發展的企業,生產的東西比較單一,屬於某一產品的配套,但是對產品而言又不能缺失。

這樣的企業通常很小,投資幾十萬,甚至是幾萬就能占據不小的股份,比如德國一家生產濾水器的公司,占據了全球銷量的65%,可卻因為一場火災,整個公司被燒光,正面臨供貨合同違約和公司重建缺乏資金的困境時,報囯農機出現了。

就因為報囯農機生產的一款小型農機需要他們的濾水器,幹脆就雪中送炭,入股了這家公司,成了不管事的第二大股東。之後,經過內部流轉,股份到了南氏控投的手裏。

類似的,並不是主動尋找的投資目標不少,都是偶然通過突發事件發現有價值的投資目標,並更偏向被動的成為投資人。

當然,絕大部分是主動尋找到的目標,不是每一家都有成為行業領頭羊,乃至獨角獸的潛力,但凡預期的投資回報率不低、風險評估過關,且是南氏感興趣的領域,南氏就會投資。

調出來細看了十幾家企業的報告,南易就感覺眼睛有點發酸,稍適休息,他就改成挑著看,先挑綠色箭頭標注比較多的看。

綠色向上箭頭表示投資紙面回報為正,箭頭越多,紙面回報率越高;相反,紅色箭頭代表紙面回報為負,箭頭越多,虧得越多,這和世界主流的股市行情漲跌一樣。

綠升紅跌,世界主流都能接受,南氏自然也是隨大流,這種事情上沒必要去特立獨行,非得強調自己的個性。

回報率比較大的都是創業型企業,小資金大回報,動輒十幾倍幾十倍的升值;回報量比較大的是計算機相關產業,蘋果公司、戴爾、思科、微軟的回報都不低。

特別是蘋果公司,雖然這兩年已經在走下坡路,財報一年比一年難看,可誰讓泛美控投手裏的股份多呢。

1983年,蘋果市值還低的時候吃進3%的股份,1985年,喬布斯被踢出公司之時,從他手裏又買到6%的股份,9%的股份捏在手裏就沒動過。

1987年,蘋果公司還進行了一次拆股,1拆2,泛美控投手裏的股票變多了,但是股份沒變。

雖是大股東,可泛美控投只往蘋果派了個董事代表,從來都是默不作聲,不對蘋果內部事務發表意見,只在每年分紅派息的時候才會表現的非常積極,第一個就會趕去開董事會。

靠著分紅派息,還有斯嘉麗基金對蘋果股票的操作,基本上,收購蘋果股票的支出已經收回來五成多,當然其中的六七成只屬於南氏,和泛美控投的股東沒多大關系。

就是蘋果的股票目前成為廢紙,南氏的虧損也並不會很大。

[喬布斯再次回歸蘋果之前,蘋果會分紅派息,不分紅是之後的事。]

微軟這邊,首富偉業的名號很快會名副其實,比爾·蓋茨離美國首富只差一步之遙,只要再加把勁,他就可以坐在美國首富的寶座上聞香識女人。

若是一個不小心用力過頭,世界首富的椅子也不是坐不得。

看著電腦屏幕,南易握起拳頭,做了一個加油的動作,嘴裏激動的喊了一聲“Fighting”,能親歷一個世界首富的冉冉升起,不能不讓南易激動莫名,膝蓋一軟,差點就來個膜拜。

改天,南易這個龍昆下村租房戶現首富要和世界準首富來一場靈魂碰撞,探討一下絲綢貿易和視窗系統的前世今生,再向對方傳授一點當首富的心得體會,比如豆漿該吃哪碗,又該倒哪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