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3章 國內股市執牛耳者(第2/4頁)

“好的,先生,我帶回去請人看看。”

“OK,Next。”

南易依然秉承不坑自己人的原則,哪怕是對輸出勞工也是一樣,人頭費賺在明處,該是多少就是多少,簽合同之前該交代的都會交代清楚,簽不簽由個人決定,不引誘、不強迫,簽了合同就按合同辦事,誰把他當傻子,推奴手小隊會教做人。

別看池田研修生派遣的分成扣得狠,可實際上,在對外洽談的時候,本來就是以高於行業正常水準的報酬價格簽回來的合同,對池田研修生派遣的客戶來說,雖然要付出的錢更多,但是勝在省心,只需要給錢,其他的瑣事都由池田研修生派遣負責,可以說池田賺的就是瑣碎的“服務費”。

招人要花錢,要付出人力,出國手續、機票、派遣、結算、糾紛、工傷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需要支出成本,拉下平均營收的六成都要消耗掉,最終能留在手裏的利潤率其實並不高。

池田研修生派遣賺取的是量性利潤,一個工作人員在不超過其勞動強度的範圍內,可以負責50個勞工,也可以負責150個,理論上來說,勞工人數越多,相對成本越低,利潤率就越高,利潤總量也就越大。

……

南氏旗下企業職員的1991年第一次體檢報告出來了,南易在電腦上看著最近三年數據的對比數據表,他忍不住蹙眉,整體來看,職員的健康狀況下降的比較厲害,已經有三成六的人員呈現“慢性疲勞綜合征”,也就是亞健康。

在不降低工作效率和工作強度的基礎上,提高職員的身體素質成了南氏1991年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嚴峻問題。

職員的身體素質下降不僅會降低南氏的運轉效率,對南氏職工委員會的基金池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這個問題必須要解決。

南易在情策委參加了由財會小組、心控小組、南氏職工委員會、醫療保障相關人員列席的研討會,在會議上,經過討論制定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

在選定的幾個地區建立幾座南氏自己的度假&療養莊園,同時選擇企業試點開始執行增加帶薪假期、增加療養性旅遊假期的計劃,若效果良好會在整個南氏推廣;從今年開始,南氏旗下各企業會經常性舉辦體育競賽,比賽項目由各企業自由決定。

會議結束之後,南易趕回了椰城,參加了夢想小鎮、綠核發展、億萬國際三個公司的尾牙,又把億萬國際的年終獎發放掉,然後就趕去滬海。

滬海股市成立,滬交所變成真正意義的股票交易所後,劉貞原來信托投資公司巡查員的職位被撤銷,取而代之的是滬交所的巡查員,不算是正規的職位,也沒有工資和太大的義務,滬交所開會的時候去參加一下,偶爾能領到一點雞蛋、五花肉之類的福利。

說實在話,哪怕是看著職位介紹,南易也搞不懂巡查員到底是幹嘛的,只是劉貞變得比以前更忙,根本抽不出時間回京城過年。

到了滬海,南易先陪兒子好好玩了兩天,接著就在中午陽光正好的節點,坐在院子裏看《新聞報》和劉貞給他帶回來的《滬海證券交易所專刊》樣刊,只是內部印刷的樣版,沒最終定下來排版格式,要試刊還不知道要等多久。

這時候除了去金生、申銀、海通三家交易所,想要了解滬海股市的信息只能通過滬海電台每晚六點會準時播報的“老八股”收盤行情,或者就看《新聞報》,關於滬海股市的消息,除了這份報紙,在其他報紙上根本見不到。

股市還處於搞試點階段,社會上對開設股票市場的認識存在著姓資還是姓社的激烈爭論,有人認為股票市場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物。

劉貞還告訴南易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說是某個廠的團支書因為是股民而被廠裏撤職,有了這件事,有單位的人炒股都是偷偷摸摸的,比偷情和做賊還要猥瑣。

也因為處於“試點階段”以及社會上對是否應該開設股市尚有爭論,所以當下報刊、電台、電視等媒體很難找到哪怕只言片語的股市信息。

加上股票市場還比較封閉,想買滬股得來滬海,想買深股得去深甽,現在的滬海清一色的本地股民,其中夾雜著少量浙省股民,就因為老八股中有一支來自浙省的鳳凰化工。

這時候的滬交所還沒有推出股票賬戶,委托買入或賣出成交後都以現金交收;委托價格分市價和限價兩種,市價很好理解,當證券行執行到該委托的時候,以當時的市價買入或賣出,限價就是指定價格,能不能交易看運氣。

委托有效期分當日有效和5日有效,投資者在填寫買入委托單時,多半會選擇市價和5日有效的委托內容,因為這種委托交易方式既方便又省事,還可以提高成交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