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9章 采摘谷倉,農家樂(第3/3頁)

“嗯哼。”

掛掉電話,南易走回到葛翠竹身邊,“阿嬸,一個國家必須要做到糧食能夠自給自足,不然容易被其他國家遏制。十年前,蘇修是超級強國,五年前蘇修是強國,而現在的蘇修可以說不堪一擊。

基辛格說過一句話,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

1969年,尼克松當上總統,那時候的美國可以說是焦頭爛額,蘇修擴張,越戰打得一塌糊塗,美國國內社會嚴重分裂。

當時還是哈佛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負責人的基辛格,這位已經隱隱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傑出國務卿的戰略大師,為美國贏得冷戰擘畫出清晰的藍圖:丟掉包袱、建立戰線、打好基礎、外圍進逼、內部瓦解。

具體的做法就是終結越戰、全面對我國緩和、整頓中東、拋棄黃金美元體系、構建全新的石油美元、建立完全服從美國的聯盟體系。

這幾件事,本質上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先讓美國立於不敗之地。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這話是《孫子兵法》上說的,聽說基辛格很推崇這本書,一直都有在鉆研。

美國具體對付蘇修的戰略我就不多說了,我也是道聽途說居多,不過基辛格抓住了蘇修的致命弱點,而且圍繞這個弱點制定了很多戰術,這個弱點就是糧食。

這些年,蘇修的糧食產量逐年下降,糧食自給率每況愈下,對外進口的依賴越來越大,進口需要外匯,蘇修的外匯來源嚴重依賴武器和石油出口。

從1985年8月開始,歐佩克的石油產量就猛地提升,同時,美國宣布放寬石油開采政策,全力開發北海和阿拉斯加石油開采,開放市場、減少國內石油戰略儲備,有意無意的多管齊下打壓油價。

石油價格暴跌導致蘇修的外匯收入降低,到了1986年上半年,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亞的石油收入減少了46%,這三個國家是蘇修的主要武器輸出國,沒錢自然也就沒法購買武器,蘇修的外匯收入更是雪上加霜。

石油的價格疲軟,但是糧食的價格,阿嬸,這個就不用我多說,我們吃的就是糧蔬飯,國際糧蔬的價格表就貼在阿嬸辦公室的墻上。

沒錢,糧價卻在猛漲,現在的蘇修要考慮的不是重回世界霸主的問題,而是該考慮如何讓將近2億9人民填飽肚子。”

葛翠竹頷了頷首,“從1982年開始,中央一號文件連續五年都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上頭對三農問題非常重視。”

“對啊,民以食為天,糧食無小事,現在對耕地的管控還不是太嚴格,但早晚會戴上緊箍咒,城市發展需要用地、拋荒現象愈發嚴重、保證耕地面積,這三個問題是深甽發展過程中都要面臨的問題,阿嬸你覺得該如何解決?”

“征收耕地,統一進行管理,把耕地交給願意耕種的人去種。”

南易笑了笑,“誰願意種?”

“墾殖集團。”

“耕地種植不僅事關糧蔬供給,還牽涉到生態環境,耕地不可能沒有,也不能沒人去種。”南易又往山下指了指,“這裏差不多有260畝,百果園只需要120畝,剩下的140畝可以打造成有機蔬菜園。

小亞灣的水田只需要3000塊一畝,旱地只需要2000塊,這裏是山地,也是生地,三面山、260畝土地,管委會征地再出讓給我們,一畝地最多不會超過旱地的價格,幾十萬就可以擁有五十年的使用權,不要太便宜。”

葛翠竹眼睛一亮,說道:“南易,你想打造環深甽蔬菜種植基地?”

“呵呵,可以這麽說吧,這裏不但是種植基地,我還想把旅遊的概念融合進去,就讓這裏當作是我們的試驗田,我們好好探索一下農業旅遊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