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5章 夢想小鎮,有點甜(第4/5頁)

將來就算要擴大也會有選擇性的擴大,避開與民爭利的品類,簡單的說,就是讓墾殖集團不具備操控菜籃子的能力。

墾殖集團各塊業務之所以獨立建立公司,南易既有低調的考慮,也有多制造幾個中間商,達到多繳稅的目的。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這話聽著悅耳,可一件商品不在合理的範圍內多倒幾手,又怎麽保證國家的稅收?又如何創造更多就業?

一家企業把所有流通環節都把控住,賬目內部直接走完,壓縮成本的主意打到稅收上,這可就不太懂事,格局太低了。

……

第二天。

為了不錯過菜市場上貨的時間點,南易沒有把南無為叫醒,讓校花留下,他自己帶著虎崽早早的就離開望海樓。

南易已經看過椰城的地方志,知道椰城以前有城墻,始於明朝,那時城墻內有一條十字街,南北這條街叫城內大街,中間這條往左是西門大街,往右就是東門大街,到民國時拆除城墻,南北這條改成博愛路;

而東西這兩條街的名字都沒變,現在還叫西門大街,還有東門大街,下店上住的椰城老騎樓便在這附近,這裏代表著椰城的老容顏,很多老字號都是在這裏經營,即使搬出去,前面也會打上個老博愛路或者老西門的前綴,以形容年代之久長。

東門與西門的交界處,是原來潮汕會館所在的西關內牌坊,南易兩人從天後宮一路走來,就走到了這裏,西關內對面也有個牌坊,上面寫著東門菜市場,這裏是椰城最古老的菜市場。

它最初起源於幹貨海產品批發,後來逐漸形成了街市,呈一個短十字,長的這條就是從博愛路這邊的東門市場的牌坊一直到塘邊路,中間一條小街左右橫出去。

東門菜市場是怎麽形成的,年代和自發性已經不可考,沒有店面也沒有棚子,就在小道的街邊擺著攤位,巷子又窄且擠,南易兩人到的時候,各個攤位正在出攤、上貨,行人、自行車、三輪車交織在一起。

這時候的豬肉档老板會被稱呼為殺豬佬,無他,他們賣的豬肉一般都是自己跑鄉下去現殺的,所以,他們就不用淩晨起來去批豬肉,出档想早就能早一點。

南易眼前的豬肉档已經出攤了,一個老阿媽正在和殺豬佬討價還價,殺豬佬嘴裏叼著煙,手裏的砍骨刀不停,嘴裏的討價聲也不停。

不遠處的雞档也迎來了今天第一個開門生意,雞籠裏出現一只沾滿血腥的手,一只只雞拼命躲避著血腥之手,不想被它抓住,仿佛知道一被抓住就要被送上斷頭台。

一只雞脖子被掐住,手順著脖子往下一擼就牢牢抓住雞翅根,雞被拖出雞籠,發出淒厲的叫聲,聲音一蕩一蕩。

過稱,收錢,找錢,草繩捆住雙雞翅根,雞到了買家的手裏。

噗噗噗,吧嗒,吧嗒,雞拉了,很大一坨。

如南易心裏所想,錢貨兩訖的買賣雙方因為雞屎缺失的分量爭吵起來。

雞有點蔫,雞屎又太大,多半開档前突擊喂過食,至於有沒有攙石子或沙子不太好說,得上手摸摸雞的嗉囊才好判斷。

看過熱鬧,記下雞價,南易就繼續往前走。

菜場的東西很齊全,從蔬菜到各種肉類、海鮮一應俱全,在攤档後面還有自建的居民樓,有祠堂,有各種批發部,房子的連接處還有弄堂,頭探進去看看,發現延伸處是住家。

南易還在一隅看到了符氏大廈的門樓,按椰城這邊的說法,這應該是符氏大屋,以前應該住著了不得的符姓人家。

在別人看傻帽一樣的眼神中,南易把整個菜場逛了一個遍,找個角落把剛才記住的各種價格寫下來,然後才有閑情逸致把自己當做遊客慢慢遊蕩在菜場周邊。

周邊和菜場裏一樣,看起來陳舊,充斥著斑駁,而且又臟又亂,但是生活氣息濃郁,生機勃勃,有各種小吃店、老騎樓、1989年小巷、老爸茶,這些構成了一個生活的完整氛圍,缺一不可。

進入博愛路,小吃店變得更多,騎樓也多,走在騎樓下面,嗅著石灰墻沾水後散發出來的味道,能讓人感覺到年代二字。

一路走去,街邊的房子上的木板輪番被拆卸,門口,一張張桌子支棱起來,牛雜、腌粉、切雞、糖水、紅薯粥、切面,很多吃食,數不過來,看著都像是老字號。

南易鬼頭鬼腦的探進一家店鋪裏,先平視再俯視,然後欠欠的來了個仰視,得,墻上掛著一個相框,裏面鑲嵌著先人的黑白照,直勾勾的看著南易,仿佛在對他說:“小子欸,眼睛不老實,今晚八點,我去找你。”

“不見不散!”

身為真正的唯物主義者,南易是可以在水井裏養蠱的存在,從來不怕任何牛鬼蛇神,何況他還有個幹爺爺姓蔣[秦廣王蔣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