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5章 攤牌了(第4/6頁)

南易並不在意印度的閱兵儀式是不是活潑,他巴不得除自己祖國之外的其他國家閱兵儀式活潑又可愛。

“是的,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國防部就會設立一個售票亭公開售票,我讓人買了三張最好的票,本來想帶著妻子和叔叔來觀看,誰知道……”

迪帕克說到這裏,臉上露出悲傷的表情。

他的悲傷是真的,只不過是為了他自己的不幸遭遇而悲傷,而不是為了死者。

“迪帕克,忘掉過去,往前看。”

南易安慰了迪帕克一句,就把一副平光變色眼鏡遞給宮雪。

閱兵肯定會錄像,南易可不想他自己和宮雪明晃晃的出現在錄像畫面裏。

進入觀眾席,迪帕克就拿出三個望遠鏡,給了南易和宮雪一人一個,然後又指著一個方向說道:“閱兵前軍隊會展示最新裝備,離得有點遠,用望遠鏡能看得更清楚。”

南易聞言,端起望遠鏡就往迪帕克所指的方向看去。

好家夥,一水的蘇式裝備,BTR-50裝甲車、維克斯中型坦克[百夫長印度版]、T-72M1坦克、石弩155榴彈炮、UAZ吉普底盤米蘭反坦克導彈發射車、ZSU-23-4自行高炮、ZU-23牽引高炮、太拖拉底盤舟橋車,也有可能是吉爾,南易並沒有見過實物,只在兵器雜志上見過,一下子不太區分的出來。

[找了1988年的視頻一個個辨認,我真區分不出舟橋車的底盤是哪一款。]

說實話,南易有點酸,這些都是當下很先進的裝備,還好,裝備展示很快就過去,領導發言的時間也不長,閱兵儀式很快就開始。

首先出場的是多達幾十個的各色方陣,為了表現印度的繁榮富強,棉花種植之廣袤,紡織印染技術之先進,各個方陣特意穿著花花綠綠,顏色不同,款式也不同,甚至帽子都不同的軍裝。

有的猶如孔雀開屏,有的像雞冠鶴立,還有的仿如追逐太陽的向日葵,堪稱爭奇鬥艷。

“南易,怎麽他們穿的軍裝都不一樣,特別是帽子,戴著這種帽子還能打仗?”宮雪忽然好奇的問道。

“哦,這些算是禮服,軍裝並不是按照軍種來進行劃分,而是按照民族,他們身上穿的都是按照各個民族服飾修改而成的軍服,為的是體現各自的文化傳統和宗教習俗。”

“這還能叫閱兵?”

“宮雪同志,請尊重其他國家的民俗傳統,不要抱有偏見。”南易義正言辭的說道。

“不理你。”

宮雪哼了一聲,拿起望遠鏡又看了起來,可沒一會她又嚷道:“南易,你看,女兵方陣。”

“喔。”

南易拿著望遠鏡先看了一下軍裝,很正規,沒有民族特色,只是不知道是沒篩選過,還是本身質素並不高,女兵普遍面容黝黑、顏值有點拉胯。

也是,印度女兵大部分選擇參軍就是為了爭取婚姻自由,一旦參軍服役,家裏就無法強行幹涉她們的婚姻選擇,真要是長得漂亮,其實有更多的途徑可以爭取自由。

在一些還算正常的方陣之後,有濃郁印度特色的方陣就開始出現。

首先出場的是駱駝方陣,駱駝騎兵方陣是印度閱兵儀式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項目。

方陣包括兩個部分:

一部分是由56匹駱駝組成的騎兵部隊,除指揮人員之外,50名士兵騎在駱駝上,每排5人,前後10排,左手牽著韁繩,右手持國之重器,南易聞之膽怯,絕不敢靠近的英薩斯突擊步槍;

接下來便是包括34頭駱駝在內的駱駝樂隊,樂隊成員在行進的過程中演奏軍事樂曲。

根據現場的解說,迪帕克的轉述,南易和宮雪有幸了解到每頭駱駝身上裝扮了75件精美飾品,加上方陣人員統一的服飾,構成了閱兵典禮上一道非常亮麗風景線。

在印度,駱駝騎兵擁有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早期。

1465年,Rao·Bika利用100頭駱駝的武裝力量,在拉賈斯坦比卡內爾地區建立了王國;1880年,Maharaja·Ganga·Singh創建了比卡內爾駱駝部隊。

印度獨立後,拉賈斯坦地區駱駝騎兵部隊成為印度陸軍一部分,先後參與了多次邊境行動,1965年,印度成立由中央統轄的邊境安全部隊,不久接收了大批駱駝並對它們進行訓練。

該部隊是印度最大準軍事邊防部隊,也是印度唯一一支擁有駱駝騎兵的武裝力量,被譽為印度邊境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1971年,邊境安全部隊的駱駝騎兵還參與了第三次印巴戰爭;1976年,邊境安全部隊的駱駝騎兵方陣首次正式參加閱兵。

除了參加慶典活動外,這些駱駝承擔著重要的軍事任務,由於印巴邊境地區是廣袤的塔爾大沙漠,擁有“沙漠之舟”美譽的駱駝在邊境巡邏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