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6頁)

為了給自己多買一份保險,她還給不簡單的南易哥哥寫了信,詢問他是否能幫到自己,可是南易的回信裏很含糊,沒肯定的說能幫到自己,也沒說幫不到自己,只讓自己努力爭取。

“唉,我知道自己需要努力,可爭取角色哪有這麽簡單啊,看來南易哥哥並不清楚影視界的事情。”陳綠嘆了口氣,把南易的信收好放到一邊。

另一個女孩子羨慕的說道:“真嫉妒你能被選中,我也遞交了資料,結果根本就沒有讓我去試鏡。”

陳綠從鋪位上爬下來,笑道:“可能是運氣吧。”

接著,幾個女生坐在一起,嘰嘰喳喳的聊著,大家互相憧憬著未來。

不過當臨近中午,陳綠拎著行李包離開的時候,宿舍裏的氣氛陡然一變,之前你好我好,閨蜜情深瞬間消失不見。

“哼,有什麽好得意的,不就是去試鏡嘛,能不能不選上還不一定呢。”

說這話的就是剛才誇贊陳綠的那個女孩。

“誰讓咱們舍不得呢,就應該和導演們多套套近乎,在他們面前多露露臉,不行了,下次再有見到大導演的機會,我就豁出去了。”

“對,就應該學陳綠這個小婊砸,和導演多接觸接觸,離畢業還有不到兩年,不找演戲的機會,將來都分不到好單位去。”

“哼,我就是看不慣她,天天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真以為自己拍攝幾部電視劇就成名啦,天天賣騷,還不是想掛個高枝。”

“誰讓人家豁得出去呢,你要肯你也行啊。”

“嘿嘿,我看呐,這次她肯定選不上,我可是聽說了,這部戲的男主角是張一謀,女主角怎麽可能用她這個騷狐狸。”

“就是,就是,我看她就是出去一日遊,後天還要灰溜溜的回來。”

……

在柯鑒真家裏吃過午飯,南易就告辭離開。

之後,他去了[青]少年宮。

素質教育的說法,早些年就被提起,只不過,這時候的大部分家長對這個詞都沒有什麽具體的概念,但實際上他們的一些教育方式已經在說明一切。

這時候關於數學、物理、外語等主流學科的補習班,還沒有流行起來,在家長們的眼裏,這些科目是在學校裏完成的任務,而校外培養的方向則是其他方面的愛好。

相比補課,這會更流行送孩子來少年宮。

在全國的各市縣級地區,都免不了有一個這種教學基地,只不過這裏面學習的不是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發展各種興趣。

正值周一,少年宮裏見不到一個小孩子,只能見到寥寥無幾的幾個工作人員。

透過兩個人,南易就找到了負責招生的黃老師,打聽了一下,少年宮裏根本沒開設古琴班,南易只能表示失望,但還是詢問了一下能否在少年宮轉轉。

得到許可,南易就在少年宮裏轉悠起來。

上輩子,身為一個農村孩子,南易只聽說過少年宮,可從來沒見過,一直要到不適合來少年宮的年紀才在電視上見到它的樣子,那時候,他很羨慕能坐在少年宮的教室裏學樂器、學畫畫的孩子們。

和幾十年後被父母逼著上補習班的孩子們不同,這時候的孩子們上少年宮學習大多是自願的,或者說學習會很認真,而不是敷衍了事。

這時候的父母還比較純粹,只是單純的讓孩子多學點東西,目的性還不是這麽強,而且這時候上少年宮是人無我有,大部分家庭根本承擔不起這筆額外的花銷,孩子們聽說誰誰誰周末能來少年宮,都是帶著羨慕的眼光。

放在幾十年後,孩子們要是聽說誰誰誰周末不需要上補習班,那叫一個羨慕嫉妒恨。

人無我有,人有我也得有,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境遇。

幾十年後,對大部分孩子家長來說,送孩子去補習班只能感動自己,我為孩子的教育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可對孩子而言,簡直是一種折磨、一種非人的待遇,明明不感興趣還要被逼著學,帶著逆反心理什麽都學不好,而且心裏還會埋下一顆怨恨父母的種子。

這時候則不同,在稀缺性和優越感的加持之下,不管孩子是否真心想學,都會很認真的學習,因為他們知道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經濟實力有限,沒有幾個家長能輕輕松松送孩子來少年宮,多半要咬緊牙關,從吃喝上面把錢摳出來。

另外,學好了就可以和小夥伴們吹牛逼,在學校也有各種表現自己的機會,表現欲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東西,在內心深處誰又不想登上舞台,被人歡呼。

透過窗戶,南易想象了一會在裏面學習的場景,回去之後再問問兒子還想學什麽,在家裏被一對一教學和坐在教室裏的感受是不同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缺少一段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