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5章 打工潮、陪伴(第3/6頁)

池田的業務和其他中介不同,池田是純粹的勞務輸出,到了目的地就有工作崗位在那裏等著,適應一兩天就可以開始幹活賺錢,沒什麽虛頭巴腦的事情。

其他中介就不一樣,勞務輸出搞不定,只能是以留學的名義把人給弄出去,最高級的服務只能做到“三包”——包送、包接、包住。

中介負責把人送到國外,下了飛機後有人回來接,然後中介還租了破房子讓留學生住,當然這一切都要額外付錢,而且房租還存在差價,高房租住爛房子。

到了國外,還沒等新鮮勁過去,留學生就得想著打工賺錢了,背著一屁股債出去的,不想著賺錢怎麽行。

可留學生打工有時長限制,一個月最高能打幾個小時的工是有規定的,而且留學生還需要讀語言學校,不但要交一筆不菲的學費,還要考勤,一旦考勤不達標,簽證就別想續簽。

要讀書,全日制的工作自然做不了,只能打打零工,但是零工之所以叫零工,就意味著零碎、沒長期保障,也許能做幾天,也許一天,也有可能只是一兩個小時。

如果是在東京,想要靠打零工賺到30萬円/月,排除工作並不一定好找的事實不談,一天至少要打上四五份零工才能完成這個目標。

四五份零工就意味著四五個不同的打工點,就意味著一天至少三四個小時得花在地鐵上。

輕松點的洗碗工工作,對留學生的行價是500円/小時,除非實在找不到工作,不然沒人會選擇去洗碗,而是會去找時薪更高也更累的活。

看著長龍,南易默默的想著,“東京的地鐵上應該又要多一批戴口罩,懷裏揣鬧鐘的人。”

四五份零工,陀螺一樣連軸轉,上了地鐵就陷入安逸,困意立馬上湧,坐過站是常有的事,這才逼得身上不得不揣個鬧鐘。

“2號,白潔;2號,2號,在不在?”

兩個工作人員坐到一張桌子前,很快就扯起嗓子叫號。

“在在在,我在這裏。”

長龍裏,一個年紀不大的女孩喊了一聲,往桌子邊上走去。

“號拿來看看。”

“給你。”

白潔把一張紙遞給工作人員。

“之前是做什麽工作的?實話實說,不要編瞎話,到了那邊會按照你擅長的安排崗位,要是安排的崗位你勝任不了,第二次調劑的崗位可就沒那麽好了,想清楚了再回答。”工作人員看過號牌之後,嚴肅的說道。

“我……我……”白潔磕磕絆絆的說道。

工作人員不滿的說道:“幹脆一點,直接一點,後面還這麽多人在等著。”

“我才上班半個月,是招待所的服務員。”糾結了一會,白潔才利索的說道。

“前台還是打掃?”

“前台。”

工作人員在紙上記錄一下,然後又擡頭從上到下打量了白潔一番,“想去日本還是美國?”

“日本。”

“去日本不是享福,是要過去吃苦的,你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我有心理準備。”

“跟你實話實說,我不看好你,但你的資料我會往上遞交,上面會不會把你刷掉就看你自己的運氣,好了,你可以離開了,後天上午結果就會出來,下午過來看名單。”

工作人員看白潔長得挺漂亮,也就耐著性子給她解釋,換個男的過來,根本不會解釋這麽多。

女人,特別是漂亮的女人,無形中就會得到很多照顧。

“謝謝,謝謝。”

白潔來之前就知道池田這邊招人的標準,她知道自己機會不大,可還是想來試試。

她家的弄堂裏已經有一個人去了東京“留學”,那個人和她的關系不錯,寄給她的信裏並沒有報喜不報憂,而是把真實的情況告訴了她,看完信之後,她根本不敢以“留學”的方式出去。

今年年初,日本就出現了用工荒,一下子冒出來不少新崗位;同樣是在今年,不少先一步出去的滬海人給家鄉人民發回來國外“遍地是黃金”的消息;

加上今年的價格闖關一鬧,一邊是幹一天頂國內10個月,一邊是高物價一月五六十的工資,信息接收面比較廣,又不失拼搏精神的滬海人紛紛想辦法出國打工,由此爆發了“打工潮”,中介也迎來了賺錢的黃金時期。

當然,賺的最歡的是池田研修生派遣。

今時不同往日,之前池田輸出去的大部分都是空有一把力氣,但是沒什麽技能的人員,這些人在國內根本沒什麽進廠當工人的機會,到了國外,為了給他們安排工作,池田的成本居高不下,自然也談不上有多大的利潤。

滬海的這一波可不同,基本都是某一行業的熟練工種,過去直接就可以上手幹活,需要操心的事情少一點,成本自然也就低一點,而且池田可以和企業爭取較高的薪資,收回成本的速度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