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3章 隱形霸主(第3/6頁)

瓦倫堡這個姓氏的能量大啊,這麽說吧,按照南韓的說法——在南韓,從出生到死亡都離不開亖星,可在瑞典,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有將近半口姓瓦倫堡。

瓦倫堡家族不僅掌握了瑞典的“錢袋子”,其諸多家族成員還是知名銀行家、企業家、政治家、外交官,有一個說法是想要和瑞典政府建立聯系,必須先和瓦倫堡家族溝通。

在瑞典,瓦倫堡家族扇你左臉,你就應該乖乖的把右臉湊過去。

在斯德哥爾摩,手隨便往一個方向一指,死物多半屬於瓦倫堡家族,活物多半給瓦倫堡家族服務,瑞典產業工人中的四成都在給瓦倫堡家族服務。

凡是瑞典的企業,不管是什麽領域,瓦倫堡家族機會都摻和一手,幾乎囊括了19世紀以來工業發展的每種樣態。

從伊萊克斯吸塵器到ABB變壓器、斯勘尼亞卡車,從愛立信到薩博戰鬥機,幾乎掌握了整個瑞典的經濟命脈。

這種說法,並沒有一點誇張的修飾,當下,瓦倫堡家族控股的公司在斯德哥爾摩股市所占份額超過四成,甚至斯德哥爾摩期權交易所也是該家族控股的企業。

瑞典能成為當今世界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可以說和這個家族的命運息息相關。

瓦倫堡家族秉承“存在,但不可見”的信條,把自己的家族藏的很深,雖然這個家族在瑞典的能量巨大,可明面上這個家族的資產並不是很多。

瓦倫堡家族之所以能占據瑞典經濟的半壁江山,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善用瑞典股市的特點。

瑞典政府對股市實施了AB股制,A股不能流通,但享有董事會的選舉權;B股可以流通,但只對現金的流通與紅利有“表決權”,所以,盡管B股的數量要遠遠大於A股,但只要掌握了A股,便能牢牢地控制住企業。

一個世紀以來,瓦倫堡家族持有了瑞典多數重大公司的股份,與此同時還擁有數倍於其他股東的投票權,由此成了這些公司的實際控制者。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有段時期,瓦倫堡家族僅持有伊萊克斯4%的股份,卻擁有94%的投票權。

這種雙重股權制度也讓瓦倫堡家族“看上去並不是那麽富”,因為他們擁有的股份在絕對數量上並不是很多。這也是為什麽,富可敵國、權傾朝野的瓦倫堡家族,從未在任何的全球富豪榜上出現過的緣由。

可是南易並不信,一個興盛了超過200年的家族,會只有表面上那點財富就是怪事了。

不說南易恨不得挖個洞藏起來的南氏,就說站在聚光燈下的斯嘉麗,把她明面上的財富都加起來,再使勁灌水,大概能湊齊10億美元,要說她有15億美元,說的人都會覺得心虛——牛皮會不會吹的太大了。

泛美控投,明面的股份非常之分散;斯嘉麗控投旗下有斯嘉麗糧食集團、斯嘉麗礦業集團、斯嘉麗基金、斯嘉麗石油,一個個看起來都是巨頭,而且還都掛著斯嘉麗的名頭,可斯嘉麗的個人股份不是個位數就是小數點後一位,企業估值再高,她的個人資產也高不到哪裏去。

同理,南易知道藏頭露尾,瓦倫堡家族不可能不懂,明面上瓦倫堡家族就能撬動兩三千億美元,暗地裏說不好能掏出這個數的現金。

只要手裏有銀行,想要隱藏現金太容易了。

對這個世界了解越深,南易就越發現這個世界有很多的隱藏勢力,摩根、洛克菲勒,不少人都知道這兩個家族是大財團,可怎麽個大法,他們又掌握了多少資金,這誰又能說的清楚?

……

次日,南易三人就登上了飛機。

在孟買,法拉奎一邊關心實驗室的進度,一邊在研究蘭伯西實驗室和太陽制藥的資料。

偉哥的臨床試驗已經完成,光榮孔雀不可能就閑著什麽事都不做,不管怎麽說光榮孔雀都是一家生物制藥公司,不生產點藥物這又算是怎麽回事。

這不,實驗室裏正在研發幾種在印度沒專利,但在其他國家擁有專利的藥物。

研發不難,都有現成的配方和研發資料可查,難的是研究清楚生產工藝的技術和生產成本,生產藥物是為了賺錢,當然得找一種需求量大、賣的上價,且生產成本又比較低廉的藥物。

研發的事情不需要法拉奎親力親為,他的主要工作是入股印度的同行,一是搭順風車喝點湯水,二是阻止同行暫時未進行,但是將來很可能會進行的“仿制偉哥”的行為。

第三生物制藥花了好幾年時間,又投入了大筆的資金,好不容易研發出一款藥物,要是被人給仿制和自己搶占市場,這還有天理?還有法律?

可是沒轍啊,印度在1970年就推出《專利法》,將原來從殖民時期延續下來的產品專利保護,轉變為工藝專利保護;規定“只保護制藥工藝,不保護藥品成分”,對食品、藥品等只授予工藝專利,不授予產品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