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4章 九藥廠的大坑(第3/5頁)

1984年和1985年,滬海分別批準設立了滬海飛樂音像股份有限公司和滬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但其實對國營企業有目的地進行股份制改造試點的是羊城,1985年,羊城批準了羊城絹麻廠、明興制藥廠、僑光制革廠3個國營中小型企業的股份制試點。

不過,就全國的情況而言,這個時期,國營企業的股份制改革,仍然限於中小型企業,不僅數量少,分布零散,而且嚴格來說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份制。

去年12月,上頭發布了《關於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的若幹規定》,在其中指出:“各地可以選擇少數有條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進行股份制試點。”

規定出台後,一些省市隨即開始挑選一些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革試點。

滬海於1986年就曾選出8家國有大中型企業,最後正式批準了滬海真空電子器件公司為股份制試點企業,並於今年1月向社會公開發行了股票。

形成國家股占74.5%,單位股[其他單位]占1%,和先後三次發行的個人股,共占24.5%的多元股權結構。

南易在腦子裏回憶了一下國內股份制改革的情況,確認了這是一條可行的路子。

“閔區長,我在資料裏並沒有看到九藥廠造成巨額虧空的原因,我需要知道這錢花去了哪裏,又是經誰的手花掉的。”

“你這麽說,是決定接下這個位子?”閔金生臉上露出一絲喜色。

“還沒決定,我要先了解一下九藥廠的情況,一接手就要背1700萬的債,九藥廠可是塊燙手的山芋啊,我總感覺會吃力不討好。”南易搖搖頭說道:“閔區長,啊,不,我還是叫您閔叔叔,您確定不是要坑我?”

“好啊,我就認了你這個侄子。”閔金生會心一笑,道:“既然你是我侄子,那替我這個叔叔分憂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九藥廠已經成了區裏的一記膿瘡,不盡快把它擠掉,我就怕它越長越大,時間久了,就連其他好的皮膚也會被它感染。”

“聽您這麽一說,我怎麽覺得自己成狗皮膏藥了,哪裏痛就把我貼哪裏。”

“我就是要用你這劑狗皮膏藥拔掉九藥廠的膿毒,九藥廠的虧空是怎麽造成的,你不用問我,你自己去九藥廠查賬,我一定會讓人好好配合你,要是有什麽要求,你也可以提,能答應的,我一定會答應你。”閔金生很幹脆的說道。

“好吧,看來這梁山泊我不上也得上啊。”

“哈哈哈,你已經截了生辰綱,這梁山泊上不上就由不得你了。你是打算現在就去九藥廠看看,還是明天再去?”

閔金生只問今天去還是明天去,而不是去還是不去,意思就是非得去唄。

“趕早不趕晚,還是現在就去吧。”

“好好好,這才是好同志嘛,我讓初秘書陪你過去。”

閔金生仿佛心中有一塊巨石落地,身體瞬間感覺輕松了許多,籠罩在頭頂多日的陰霾,消散不見。

有亞清公司的成績在前,閔金生對南易很有信心,相信南易一定能在九藥廠再次創造奇跡。當然,就算奇跡沒能再次發生,情況也不太可能繼續惡化,再差也不會比現在的情況差。

閔金生很快就把初帆叫進了辦公室,吩咐道:“初秘書,你陪南易去一趟九藥廠,就坐我的車去。”

“好的,領導。”

“南易,那你現在就過去看看吧。”

“好,閔叔叔,那我現在過去看看。”南易應了一聲,和初帆兩個人就往外走。

一走出閔金生的辦公室,初帆就對南易說道:“是坐你的車,還是坐領導的車過去?”

“先別說什麽車,老初,你可真是好兄弟啊,我剛回來,你就給我挖個大坑。”南易埋怨道。

初帆微笑道:“九藥廠對別人可能是坑,對你,我可以肯定不是,別看九藥廠現在不行,可它的底子很好,要不是被沈清廉這麽一鬧,九藥廠根本不會出問題。”

“你跟我說說,那1700萬都是怎麽沒的。”

“待會再說,到底坐哪部車?”

“坐我的車,你讓閔叔叔的司機跟著我們就行了。”

“也好。”

走出辦公樓,坐進南易的車裏,初帆才說道:“那1700萬的情況有點復雜,有一部分不太好交代清楚,如果你想接手九藥廠,最好不要去追究這筆錢的去向。”

“你的意思,1700萬的債必須背?”南易目光閃爍了一下,問道。

“是的,必須背。”

“懂了。”

南易真的懂了,他如果接手九藥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這筆賬給平掉,讓它成為過去,不要再勾起別人的窺探和回憶。

“我跟你說說九藥廠的人事情況,九藥廠的廠黨高官叫杜守福,快退休了,老好人一個;現在的代理廠長叫甘子儒,是以前九藥廠的老廠長,沈清廉出事以後,就把他請回來穩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