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6章 讓我當臥底?鬧呢!(第2/3頁)

周定軍又問道:“那九門提督呢?”

“叫這外號的人就多了,我認識的、聽說過的就有好幾個,我要是猜得沒錯,周組長想說的是婁蕭遠吧?”

“就是他,說說你和他是什麽關系。”周定軍波瀾不驚的說道。

“要說我和他的關系,其實很簡單,就是買家和賣家的關系。76年快年底的時候,我在國營古玩店門口收古董,有一回,我把收來的一個鼻煙壺賣給了他,給的價格不錯,我就和他攀談上了。

他讓我以後收到古董都給他留著,他願意出高價。

我一聽,當然答應了。

後來,我又把兩件在古玩店門口收的東西賣給他,給的價格依然不錯,我於是心想在古玩店門口收也不是個事,就找了條信托商店的路子,改從信托商店買東西。

古玩店門口買的三件都是清代的古董,市面上不少,肯定不會是國寶;信托商店倒是收了點好東西,可那是國營單位,我從那裏買東西算不上倒賣文物吧?”

“你慌什麽,你要有事,我早給你拷上了。”羅淺淺不屑的說道。

“不慌不行,打小落下的毛病,一見到警察叔叔腿肚子就打哆嗦,你瞧瞧,我現在還抖著呢。”南易嘴裏逗著,心裏卻罵開了,“這小娘皮這麽溜的京片子,感情是蓉城和京城的串啊,害我還以為是蓉城土長的。”

羅淺淺的生活軌跡多半是京城和蓉城都呆過多年,或者幹脆是兩地來回換著住,不管是父母工作的原因、離婚分居兩地都有可能。

“少給我貧,好好說話。”羅淺淺寒著臉說道。

“行行行。”南易告饒一聲,又對周定軍說道:“周組長,婁蕭遠犯事了?按說不至於啊,這老小子不差錢。”

“再不差錢也不能和你比,南總,我明說了吧,對你76年的那點事情我不感興趣,更沒有追究的意思。”

“那就好,周組長,那你說,需要我做點什麽。”

“去年,杭市那邊有一幫農民挖了一批古代的鼎、罐、壺之類的器皿出來,被鄉文化幹部發現,上報了上級文物部門。

文物部門派人前去處理,收繳了盜掘的文物,可裏面兩件國家級的珍品不見了。事後調查得知,被其中一個農民賣給了其他人。”

南易問道:“周組長說的不會是良渚文化遺址吧?”

“南總聽說過?”

“沒有,猜的,杭市能挖出鼎的地方也只有良渚。”

這個事,南易上輩子聽說過,這是一幫幸運的農民,良渚文化遺址的物品時代太久遠了,在法律上都不能稱為文物,因為《文物保護法》裏根本沒有這方面的量刑標準。

盜墓卻沒追究責任,也讓這幫農民膽子大了起來,把遺址區3畝多的面積上徹底翻了個兒,古墓葬內的玉琮、玉斧、玉管等260多件文物被洗劫一空。

後來考古工作者聞訊去搶救清理,發現被毀的一處是極為罕見的良渚文化晚期顯貴者的大墓群;另一處是國內首次發現的墓葬叠壓祭壇遺址。

這兩處遺址對我國古代文明的起源、階級和國家的起源的研究,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毀於一旦,無法再生,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

平時國人動不動就說上下五千年,可這五千年的歷史只是嘴上說說,並沒有旁證,而良渚文化就是證明華囯有五千年歷史的鐵證。

可是這良渚文化再重要,現在挖它也不算盜墓,這法律條文就算要改也不趕趟啊。

“是的,就是良渚。”周定軍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今年5月12日,贛省一個明王墓被盜,被人盜走了200多件文物,按被捕的犯罪分子交代,其中最珍貴的金鳳釵、金雀、金鉤等22件金飾品賣給了一個叫鬼子的人。

經過我們的調查,這個鬼子真名叫李堂名,京城人士,最近經常在京城飯店咖啡廳出沒,和外賓頻繁接觸,我們懷疑他準備把文物偷運出境賣給外國人。

這個李堂名其實就是九門提督婁蕭遠的手下,從78年至今,明面上在鬼市幫婁蕭遠收購文物,暗地裏卻從事盜墓和銷贓的勾當。”

“周組長,我打斷一下,這個李堂名接觸的是什麽外賓,如果是女外賓,那未必和倒賣文物有關,據我所知,在涉外賓館,有一批人專門做外賓的那種生意。”

“你說的這個我有所耳聞,但我能肯定不是或者不僅僅是。”

“好吧。”

南易就是故意打岔,聽周定軍說了這麽多,他已經基本猜到周定軍找他要幹嘛了。

“南總,我們已經有充分的理由懷疑婁蕭遠控制著一個走私倒賣文物的團夥,我們專案組欠缺的是指控他的證據,所以我們希望你能再和他取得聯系。”

“周組長,我從銀行貸了九千萬,這件事很多人知道,我之所以能把這麽多錢貸出來,這個知道的人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