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1章 權影重重(第2/2頁)

“所以,紅磡的地皮,會長不想由我們自己來主導開發,而是交給李銅板?”上戸雅美問道。

“是的,就讓他來主導開發,我們做一個股東就行。倒是康城英坭,我有想法好好經營。

要想富先修路,內地要改革,要搞活經濟,就需要改善交通運輸條件,內地的道路是什麽現狀,我清楚,你也清楚。

內地的大基建時代馬上就會到來,這個時候在內地投資水泥廠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水泥行業會大有作為。”

水泥行業不顯山不露水,可其實很掙錢,而且是一個長青行業,至少在南易穿越以前,整個世界的水泥行業都沒有呈現疲軟,反而還是欣欣向榮。

他就認識一個朋友,這個朋友的老家村裏有一座蘊含石灰石的山頭,所以從八十年代末,他們村就開了水泥廠,在其他人一年還只能賺個四五千的時候,他們村裏每年的人頭分紅就有好幾萬。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好些年,直到他們村的石灰石耗盡,水泥廠就開始往外走,去外地建廠。村裏的村民自然也跟著往外走,隨著村裏擴張的腳步,也在外地投資小型水泥廠。

進入21世紀,這個村裏幾乎每個村民都是水泥廠的老板,名下至少有一座水泥廠,多的甚至有好幾個水泥廠,也有的把水泥廠經營成了大型集團。

村民大部分人都薄有資產,小部分混的不咋地,也不是因為經營水泥廠不善,而是因為其他惡習,黃賭毒之類的。

這個村裏的村民,不可能每個人都是商業精英,個個都具備生意頭腦,可卻沒幾個人把生意給做差掉。可想而知,除了村民之間守望相助,也肯定有這個行業比較好混的原因。

腦中的記憶加上專業、科學的分析,都促使南易要進入水泥行業分一杯羹。

“以博林控投的名義進入華囯?”

“嗯,外資在華囯可以享受優惠政策,一開始我們在粵省建廠,主要的市場瞄著香塂和奧門、日本,這樣就是創匯企業,政策和稅收上更能享受傾斜照顧。”

“所以,我們下一步就是和李銅板談判,等談妥就召開股東大會提出增資,稀釋不肯出局小股東的股份,接著就進行私有化退市?”

“嗯,差不多就這麽操作,和梁慧文聯系一下,讓情策委制定一下具體計劃。”

“伍振麟呢?”